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来源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现状 | 第12-16页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17页 |
五、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练习系统概述 | 第20-28页 |
第一节 练习系统概念追溯及其作用 | 第20-22页 |
一、练习系统概念追溯 | 第20-21页 |
二、练习系统作用分析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练习系统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2-28页 |
一、两地课纲对练习系统编写的要求 | 第22-23页 |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第23-24页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四、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大陆台湾教材编审制度和编制理念概说 | 第28-32页 |
第一节 大陆台湾教材编审制度概说 | 第28-29页 |
一、大陆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审制度 | 第28页 |
二、台湾地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审制度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人教版和龙腾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制理念概说 | 第29-32页 |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制理念 | 第29-30页 |
二、龙腾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制理念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两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练习系统框架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一节 人教版练习系统框架分析 | 第32-35页 |
第二节 龙腾版练习系统框架分析 | 第35-38页 |
第四章 两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练习系统比较研究 | 第38-54页 |
第一节 练习题题量分布与类型分析 | 第38-48页 |
一、练习题题量分布 | 第38-39页 |
二、练习题类型分析 | 第39-48页 |
第二节 练习内容的比较 | 第48-54页 |
一、练习题题型比较 | 第48-49页 |
二、练习题结构比较 | 第49-51页 |
三、练习题语言比较 | 第51-52页 |
四、写作能力练习方面的比较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对两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练习系统的评价和启示 | 第54-66页 |
第一节 对人教版练习系统的评价 | 第54-59页 |
一、人教版教材练习系统的优势 | 第54-56页 |
二、人教版教材练习系统的不足 | 第56-59页 |
第二节 对龙腾版教材练习系统的评价 | 第59-62页 |
一、龙腾版教材练习系统的优势 | 第59-61页 |
二、龙腾版教材练习系统的不足 | 第61-62页 |
第三节 两版教材练习系统比较研究的启示 | 第62-66页 |
一、尊重学习个性,以学生为本 | 第62-63页 |
二、营造情境,贴近生活 | 第63-64页 |
三、依照认知发展过程设置习题,提高练习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1 龙腾版高中国文教材“问题与讨论”练习题 | 第7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