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46页 |
综述一: 中医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认识 | 第10-27页 |
1 病名 | 第10页 |
2 病因病机 | 第10-14页 |
3 辨证治疗 | 第14-19页 |
4 现代临床研究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综述二: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研究进展 | 第27-46页 |
1 流行病学研究 | 第27页 |
2 发病原因 | 第27-28页 |
3 发病机制 | 第28-29页 |
4 足细胞与FSGS | 第29-35页 |
5 治疗 | 第35-38页 |
6 临床及实验研究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6-76页 |
前言 | 第46-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7-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57页 |
结果 | 第57-66页 |
1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 第57页 |
2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57-58页 |
3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4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血浆白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5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肾小球硬化程度、基质比值的影响 | 第61-64页 |
6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WT1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4页 |
7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Nephrin、Podocin mRNA的影响 | 第64-66页 |
讨论 | 第66-72页 |
1 阿霉素模型的选择 | 第66页 |
2 对照药物贝那普利的选择 | 第66-67页 |
3 益肾活血方的方解和现代研究机制 | 第67-69页 |
4 益肾活血方作用机理探究 | 第69-72页 |
小结 | 第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结语 | 第76-77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