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27页 |
1.1 嗜热古细菌和嗜热酶 | 第13-16页 |
1.1.1 古细菌Archaea简介 | 第13-14页 |
1.1.2 嗜热古细菌Thermophilic Archaea | 第14-15页 |
1.1.3 嗜热酶以及超嗜热酶 | 第15-16页 |
1.2 脯氨酰寡肽酶家族及酰基肽释放酶 | 第16-21页 |
1.2.1 脯氨酰寡肽酶家族(Prolyl Oligopeptidase family) | 第16-17页 |
1.2.2 酰基肽释放酶 | 第17-18页 |
1.2.3 催化三联体 | 第18-20页 |
1.2.4 影响ARR反应活性的其它位点 | 第20-21页 |
1.3 酶的非特异性催化 | 第21-22页 |
1.4 酶的非特异性催化羟醛缩合反应和亨利反应 | 第22-25页 |
1.4.1 酶的非特异性催化羟醛缩合反应 | 第22-24页 |
1.4.2 酶的非特异性催化亨利反应 | 第24-25页 |
1.5 来自嗜热菌Sulfolobus Tokodaii的嗜热酰基肽释放酶ST077913 | 第25-26页 |
1.6 本文设计思路和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1.6.1 设计思路 | 第26页 |
1.6.2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第2章 嗜热酰基肽释放酶ST0779突变体的构建及表达 | 第27-40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7-28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2.2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2.3.1 引物设计 | 第28-29页 |
2.3.2 全质粒PCR | 第29-30页 |
2.3.3 PCR产物的DpnⅠ消化 | 第30页 |
2.3.4 突变重组质粒的转化及鉴定 | 第30-31页 |
2.3.5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2.4.1 突变体S439A, D523A,H555A,R525E及R525V的全质粒PCR | 第31-32页 |
2.4.2 全质粒PCR产物的DpnⅠ消化,转化及质粒提取 | 第32-33页 |
2.4.3 突变重组质粒的测序 | 第33-38页 |
2.4.4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8-39页 |
2.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嗜热酰基肽释放酶ST0779突变体的优化表达及纯化 | 第40-45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0-41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3.3.1 温度对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1页 |
3.3.2 IPTG浓度对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1页 |
3.3.3 嗜热酰基肽释放酶ST0779突变体的表达纯化 | 第41-42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3.4.1 温度对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2页 |
3.4.2 IPTG浓度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3 嗜热酰基肽释放酶ST0779突变体热处理结果 | 第43-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突变对ST0779水解活力和多功能性催化活力的影响 | 第45-53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5-46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4.3.1 肽酶活力测定 | 第46页 |
4.3.2 酯酶活力测定 | 第46页 |
4.3.3 ST0779突变体催化的Henry加成反应 | 第46页 |
4.3.4 Henry加成反应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 第46-47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4.4.1 合成化合物的表征 | 第47-48页 |
4.4.2 ST0779突变体肽酶和酯酶活力的测定 | 第48页 |
4.4.3 ST0779突变体催化的Henry加成反应 | 第48-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分子对接模拟ST0779结合Henry Reaction中的小分子 | 第53-56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3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5.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附录一 | 第66-69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