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那斯泰拉钢琴组曲《阿根廷舞曲》的民间音乐元素体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 第7-8页 |
二、国内发展趋势 | 第8-9页 |
三、国外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第一章 《阿根廷舞曲》的民间音乐元素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题材取用的民族性 | 第10-11页 |
1. 民族主义的理念萌芽 | 第10页 |
2. 民谣舞曲的蓬勃发展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音乐素材的民族性 | 第11-14页 |
1. 横向声部的发展与纵向声部的对位 | 第11-12页 |
2. 民间音乐节奏的运用 | 第12-13页 |
3. 民间音乐旋律的运用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阿根廷舞曲》的演奏诠释 | 第14-21页 |
第一节 《老牛仔的舞蹈》 | 第14-16页 |
1. 节奏的把握 | 第14页 |
2. 踏板的运用 | 第14-15页 |
3. 力度的对比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一个美丽女孩的舞蹈》 | 第16-18页 |
1. 触键方式的切换 | 第16页 |
2. 节奏的把握 | 第16-17页 |
3. 旋律线条的突出 | 第17页 |
4. 踏板的运用 | 第17-18页 |
第三节 《高卓牧人的舞蹈》 | 第18-21页 |
1. 平行和弦的处理 | 第18页 |
2. 节奏的把握 | 第18-19页 |
3. 踏板的运用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阿根廷舞曲》的学习体会与思考 | 第21-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致谢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