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算法的研究与仿真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的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及技术特点第11-13页
        1.2.1 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电动汽车的四轮独立驱动技术的特点第12-13页
    1.3 电动汽车ASR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路面识别技术的发展概述第14-17页
        1.4.1 国外ASR路面识别技术的发展第15-16页
        1.4.2 国内ASR路面识别技术的发展第16-17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2章 电动汽车驱动防滑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0-36页
    2.1 驱动防滑控制的基本原理第20-24页
        2.1.1 驱动防滑系统的基本理论第20-23页
        2.1.2 电动汽车驱动防滑的控制特点第23-24页
    2.2 电动车用轮彀电机第24-28页
        2.2.1 电动车用轮彀电机的选择第24-27页
        2.2.2 电动车用轮彀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7页
        2.2.3 电机参数的确定第27-28页
    2.3 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研究第28-34页
        2.3.1 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方法与要求第28-29页
        2.3.2 汽车驱动过程整车动力学模型第29-30页
        2.3.3 轮胎模型第30-33页
        2.3.4 电机模型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策略的分析第36-50页
    3.1 ASR系统控制策略与途径第36-40页
        3.1.1 ASR系统各工况控制策略第36-39页
        3.1.2 ASR系统各工况控制途径第39-40页
    3.2 基于模糊理论的路面识别方法第40-45页
        3.2.1 基于模糊理论的路面识别的原理第40-41页
        3.2.2 各轮滑转率和路面利用附着系数的计算第41页
        3.2.3 标准曲线的获得第41-42页
        3.2.4 路面识别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2-45页
    3.3 轮彀电机的控制策略分析第45-48页
        3.3.1 转矩控制策略第45-46页
        3.3.2 转速控制策略第46页
        3.3.3 电压控制策略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器的设计第50-64页
    4.1 几种常见的驱动防滑控制算法介绍第50-52页
    4.2 PID控制算法第52-55页
        4.2.1 模拟PID控制器第53-54页
        4.2.2 数字PID控制器第54-55页
    4.3 模糊PID控制算法第55-63页
        4.3.1 模糊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结构第55-56页
        4.3.2 模糊PID控制器的结构组成第56-57页
        4.3.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第57-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算法的仿真与分析第64-80页
    5.1 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的介绍第64-65页
    5.2 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5-71页
        5.2.1 车轮仿真模型第65-66页
        5.2.2 电机仿真模型第66-67页
        5.2.3 滑转率控制模块第67-68页
        5.2.4 最佳滑转率识别模块第68页
        5.2.5 整车模型第68-71页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1-79页
        5.3.1 均一低附着路面ASR控制算法仿真第72-73页
        5.3.2 分离路面ASR控制算法仿真第73-76页
        5.3.3 对接路面ASR控制算法仿真第76-79页
        5.3.4 控制算法仿真总结第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全文总结第80-81页
    6.2 后续研究及工作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南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探析
下一篇:宁夏引黄灌区春麦复种技术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