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建筑材料论文

UHPFRC板的结构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3-27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UHPFRC的性能第14-21页
        1.2.1 UHPFRC的优良性能第15-16页
        1.2.2 UHPFRC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3 UHPFRC在结构中的应用第20-21页
    1.3 UHPFRC桥面板的研究意义第21-25页
        1.3.1 桥面板的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1.3.2 UHPFRC桥面板研究现状第22-24页
        1.3.3 UHPFRC薄构件的特点第24-25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第25-27页
2 UHPFRC材料基本性能的研究第27-41页
    2.1 原材料与特性第27-28页
        2.1.1 水泥第27页
        2.1.2 骨料第27页
        2.1.3 钢纤维第27-28页
    2.2 高纤维掺量的UHPFRC配合比设计第28-29页
    2.3 高纤维掺量的UHPFRC基本力学性能第29-32页
        2.3.1 立方体抗压强度第29-31页
        2.3.2 抗折强度第31-32页
    2.4 各国规范对UHPFRC本构的选取方法评述第32-40页
        2.4.1 日本规范第32-34页
        2.4.2 德国规范第34-36页
        2.4.3 澳大利亚规范第36-37页
        2.4.4 法国规范第37-39页
        2.4.5 各国UHPFRC规范本构关系的特点第39-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UHPFRC板的试验研究第41-67页
    3.1 试验目的与试验设计第41-42页
    3.2 试件的浇筑和养护第42页
    3.3 试验方法第42-47页
        3.3.1 试验设备第42-45页
        3.3.2 加载方法第45-46页
        3.3.3 测量内容第46-47页
    3.4 试验现象第47-49页
    3.5 试验结果第49-53页
        3.5.1 荷载-位移曲线第49-51页
        3.5.2 弯矩-曲率曲线第51-52页
        3.5.3 钢筋应变-荷载曲线第52-53页
    3.6 UHPFRC板受弯特性分析第53-58页
        3.6.1 材料的理想本构模型第54页
        3.6.2 弹性阶段第54-55页
        3.6.3 微裂缝扩展阶段第55-57页
        3.6.4 宏观裂缝开展阶段第57-58页
    3.7 UHPFRC板抗弯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58-65页
        3.7.1 剪跨比第58页
        3.7.2 配筋情况第58-60页
        3.7.3 加载方式第60-62页
        3.7.4 开裂形态分析第62-65页
    3.8 本章小结第65-67页
4 UHPFRC板有限元分析第67-81页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式第67页
    4.2 材料的本构关系选取第67-72页
        4.2.1 UHPFRC材料本构关系第67-68页
        4.2.2 UHPFRC本构关系参数的意义第68-69页
        4.2.3 UHPFRC本构关系参数的取值第69-71页
        4.2.4 钢筋本构关系第71页
        4.2.5 UHPFRC与钢筋的粘结关系第71-72页
    4.3 几何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第72页
        4.3.1 单元的选取第72页
        4.3.2 网格划分第72页
    4.4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第72-73页
        4.4.1 边界条件第72-73页
        4.4.2 加载方式第73页
    4.5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3-76页
        4.5.1 跨中截面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析第73-74页
        4.5.2 跨中截面弯矩曲率曲线对比分析第74-76页
        4.5.3 钢筋应变-荷载曲线对比分析第76页
    4.6 厚度对UHPFRC板抗弯性能的影响第76-79页
    4.7 本章小结第79-81页
5 UHPFRC薄构件抗弯设计简化计算第81-101页
    5.1 UHPFRC力学模型与基本假定第81-83页
        5.1.1 UHPFRC本构模型的选取第81-82页
        5.1.2 基本假定第82-83页
    5.2 UHPFRC板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第83-87页
        5.2.1 UHPFRC板正截面内力计算第83-85页
        5.2.2 UHPFRC板正截面弯矩-曲率关系第85-87页
    5.3 UHPFRC本构关系参数的选取第87-91页
        5.3.1 弹性模量第87-88页
        5.3.2 抗压强度设计值第88-89页
        5.3.3 极限抗压应变第89-90页
        5.3.4 抗拉强度设计值第90页
        5.3.5 极限抗拉应变第90-91页
    5.4 简化计算方法第91-96页
        5.4.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第91-94页
        5.4.2 弹性阶段挠度计算第94-96页
    5.5 简化计算模型的试验验证第96-100页
        5.5.1 平截面假定验证第96-97页
        5.5.2 钢筋与UHPFRC变形协调验证第97-98页
        5.5.3 受压区截面高度验证第98-99页
        5.5.4 弯矩曲率关系验证第99-100页
    5.6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1-103页
    6.1 结论第101-102页
    6.2 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作者简历第107-11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层建筑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的规范对比
下一篇:P财保西安分公司电销团队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