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健康险TPA模式案例研究--以“商保通公司”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TPA模式介绍 | 第11-14页 |
1.3.1 市场背景 | 第11-12页 |
1.3.2 TPA模式介绍 | 第12-13页 |
1.3.3 TPA模式现状 | 第13-14页 |
1.4 TPA运作模式 | 第14-15页 |
第2章 TPA在我国的应用—以“商保通公司”为例 | 第15-23页 |
2.1 团险TPA服务 | 第15-18页 |
2.1.1 TPA服务的理赔流程 | 第16-17页 |
2.1.2 增值服务 | 第17页 |
2.1.3 创新“健保通付” | 第17-18页 |
2.2 高端直付TPA | 第18-21页 |
2.2.1 直付TPA服务流程 | 第18-19页 |
2.2.2“商保通公司”直付TPA的优势 | 第19-20页 |
2.2.3 面向高端医疗的外资直付TPA | 第20-21页 |
2.3“商保通公司”TPA模式的优势 | 第21-23页 |
2.3.1 完善的数据库 | 第21页 |
2.3.2 智能承保、自动理算系统 | 第21-22页 |
2.3.3 成熟的风险管控系统 | 第22页 |
2.3.4 创造价值的合作伙伴 | 第22-23页 |
第3章 我国TPA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3-28页 |
3.1 市场环境 | 第23-25页 |
3.1.1 TPA市场存在着需求方垄断 | 第23页 |
3.1.2 TPA市场存在过度竞争 | 第23-24页 |
3.1.3 公立医院地位强势 | 第24-25页 |
3.2 法律监管制度不健全 | 第25-26页 |
3.2.1 TPA模式缺乏有效政府监管 | 第25页 |
3.2.2 法律与TPA模式中的直付功能有冲突 | 第25-26页 |
3.3 公司内部经营管理能力不足 | 第26页 |
3.4 财税政策滞后 | 第26-27页 |
3.5 投保人对TPA第三方管理认识不到位 | 第27-28页 |
第4章 我国发展健康险TPA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 第28-34页 |
4.1 完善政策体系 | 第28页 |
4.2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 第28-30页 |
4.2.1 严格设定TPA公司的准入条件 | 第29页 |
4.2.2 设立规范的退出机制 | 第29页 |
4.2.3 会计要求和准备金要求 | 第29-30页 |
4.3 第三方医疗健康管理自身发展建议 | 第30-32页 |
4.3.1 提高第三方医疗健康管理的专业化能力 | 第30页 |
4.3.2 加强风险管控能力 | 第30-31页 |
4.3.3 与医疗机构建立长效与稳定的合作机制 | 第31-32页 |
4.4 财税优惠政策 | 第32页 |
4.5 加强对投保人的引导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