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2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1.2 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第2章 德州市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定位、职能范围及金融监管工作的必要性 | 第22-28页 |
| 2.1 德州市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定位 | 第22页 |
| 2.2 德州市政府金融监管工作的职能范围 | 第22-23页 |
| 2.3 德州市政府金融监管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8页 |
| 2.3.1 国内生产总值与信贷投放规模高度相关 | 第23-25页 |
| 2.3.2 民间借贷危机频发 | 第25-26页 |
| 2.3.3 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境 | 第26-27页 |
| 2.3.4 金融创新的需要 | 第27-28页 |
| 第3章 德州市政府金融监管工作取得的进展 | 第28-34页 |
| 3.1 金融监管机制逐步完善、风险防控力度不断增大 | 第28-29页 |
| 3.1.1 不断加强机制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 第28页 |
| 3.1.2 建立了完善债权人委员会制度 | 第28页 |
| 3.1.3 强化了担保圈风险监测 | 第28-29页 |
| 3.1.4 继续加大不良贷款化解力度 | 第29页 |
| 3.1.5 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工作 | 第29页 |
| 3.2 政府金融监管服务到位,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辖区内金融业蓬勃发展 | 第29-34页 |
| 3.2.1 辖区内金融机构不断增加,整体信贷投放规模稳步增长 | 第30-31页 |
| 3.2.2 金融业增加值逐年提高 | 第31-32页 |
| 3.2.3 地方金融组织运行平稳,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 第32页 |
| 3.2.4 持续推进企业上市挂牌,打造德州资本交易大会品牌 | 第32-33页 |
| 3.2.5 推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 第33-34页 |
| 第4章 德州市政府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4-39页 |
| 4.1 政府金融监管履职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 第34页 |
| 4.2 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职能定位不清,权责不明晰 | 第34-35页 |
| 4.3 金融业规模小,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重视不足 | 第35-36页 |
| 4.3.1 金融业规模较小,省内横向比较排名靠后 | 第35-36页 |
| 4.3.2 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低迷,信贷投放后劲不足 | 第36页 |
| 4.4 政府金融监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第36-37页 |
| 4.5 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门槛高,金融市场竞争略显无序 | 第37页 |
| 4.6 非法集资活动排查困难,风险防控形势严峻 | 第37-39页 |
| 第5章 国内其他省市政府金融监管的经验借鉴 | 第39-43页 |
| 5.1 北京市政府金融监管的先进经验 | 第39-40页 |
| 5.1.1 推动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 第39页 |
| 5.1.2 推动跨区域合作,统筹区域资金及金融服务 | 第39-40页 |
| 5.1.3 开展金融改革试点,深化"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 第40页 |
| 5.2 上海市政府金融监管的先进经验 | 第40-41页 |
| 5.2.1 整顿治理互联网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 第40页 |
| 5.2.2 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 第40-41页 |
| 5.3 济南市政府金融监管的先进经验 | 第41-42页 |
| 5.3.1 联合聚集各类金融资源,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第41页 |
| 5.3.2 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 第41页 |
| 5.3.3 推动地方金融业改革 | 第41页 |
| 5.3.4 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 第41-42页 |
| 5.4 三市政府金融监管经验总结 | 第42-43页 |
| 第6章 完善德州市政府金融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43-50页 |
| 6.1 建立健全相关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 | 第43页 |
| 6.2 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 第43-44页 |
| 6.2.1 建设诚信政府 | 第44页 |
| 6.2.2 建设诚信企业数据库 | 第44页 |
| 6.2.3 建设诚信个人数据库 | 第44页 |
| 6.3 推动金融创新,确保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第44-46页 |
| 6.4 加大对民间借贷的规范化管理 | 第46-47页 |
| 6.4.1 科学地确立民间融资工作指导思想 | 第46页 |
| 6.4.2 加强民间借贷机构监管 | 第46页 |
| 6.4.3 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 第46-47页 |
| 6.4.4 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 | 第47页 |
| 6.4.5 加大民间借贷规范化管理的宣传力度 | 第47页 |
| 6.5 监测防范金融风险,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 第47-49页 |
| 6.5.1 建立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报告制度 | 第48页 |
| 6.5.2 定期开展企业资金风险排查工作 | 第48页 |
| 6.5.3 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合作制度,及时汇报重点金融风险 | 第48页 |
| 6.5.4 建立和完善打击社会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 | 第48页 |
| 6.5.5 加强对非法金融活动的监测和排查,加大打击力度 | 第48-49页 |
| 6.5.6 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 第49页 |
| 6.6 组织专业培训,提高政府金融监管人员素质 | 第49-50页 |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 第54-56页 |
| 谢辞 | 第56-57页 |
| 附件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