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烨电影中的狂欢化叙事主题研究及呈现
| 摘要 | 第3-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 | 第11-14页 |
| 1.1.1 娄烨其人 | 第11-12页 |
| 1.1.2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 1.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 第16-21页 |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 1.3.2 本文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6页 |
| 1.3.3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要点及梳理 | 第16-21页 |
| 第2章 娄烨电影中的身体狂欢叙事主题及其呈现 | 第21-35页 |
| 2.1 身体狂欢叙事主题 | 第21-28页 |
| 2.2 身体狂欢叙事主题的呈现 | 第28-34页 |
| 2.2.1 人物 | 第28-31页 |
| 2.2.2 场景 | 第31-33页 |
| 2.2.3 视听语言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娄烨电影中的精神狂欢叙事主题及其呈现 | 第35-47页 |
| 3.1 精神狂欢叙事主题 | 第35-40页 |
| 3.2 精神狂欢叙事主题的呈现 | 第40-44页 |
| 3.2.1 人物 | 第41-42页 |
| 3.2.2 场景 | 第42-43页 |
| 3.2.3 视听语言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7页 |
| 第4章 娄烨电影中的生命狂欢叙事主题及其呈现 | 第47-63页 |
| 4.1 生命狂欢叙事主题 | 第47-54页 |
| 4.2 生命狂欢叙事主题的呈现 | 第54-61页 |
| 4.2.1 人物 | 第54-57页 |
| 4.2.2 场景 | 第57-59页 |
| 4.2.3 视听语言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3页 |
| 结语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