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1型糖尿病 | 第13-14页 |
1.1.1 病因 | 第13页 |
1.1.2 临床症状 | 第13-14页 |
1.2 2型糖尿病 | 第14-15页 |
1.2.1 病因 | 第14-15页 |
1.2.2 确诊方法 | 第15页 |
1.2.3 流行病学研究 | 第15页 |
1.3 胰岛素与胰岛素抵抗 | 第15-16页 |
1.3.1 胰岛素与血糖调节 | 第15-16页 |
1.3.2 胰岛素抵抗 | 第16页 |
1.4 血糖与葡萄糖耐量实验 | 第16-18页 |
1.4.1 糖 | 第17-18页 |
1.4.2 葡萄糖耐量实验 | 第18页 |
1.5 身体质量指数 | 第18-20页 |
1.5.1 身体质量指数对胖瘦的划分 | 第19-20页 |
1.5.2 身体质量指数的适用范围和不足 | 第20页 |
1.6 与糖尿病相关的蝙蝠研究进展 | 第20-27页 |
1.6.1 蝙蝠分类及食性简介 | 第20-23页 |
1.6.2 蝙蝠中与糖尿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6.3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正文 | 第27-6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7-33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33-55页 |
2.2.1 蝙蝠的体重 | 第33页 |
2.2.2 蝙蝠的全长 | 第33-34页 |
2.2.3 蝙蝠的前臂长 | 第34页 |
2.2.4 蝙蝠身体质量指数与食性关系 | 第34-36页 |
2.2.5 蝙蝠前臂长质量指数与食性关系 | 第36-38页 |
2.2.6 蝙蝠体重和前臂长 | 第38-41页 |
2.2.7 蝙蝠BMI、FMI两指数与血糖的相关性 | 第41-45页 |
2.2.8 蝙蝠急性糖耐量实验 | 第45-47页 |
2.2.9 蝙蝠SLC2A2基因研究 | 第47-53页 |
2.2.10 蝙蝠SLC2A2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的研究 | 第53-55页 |
2.3 讨论 | 第55-61页 |
2.3.1 BMI、FMI两指数对蝙蝠动物模型建立的意义 | 第55-56页 |
2.3.2 蝙蝠的血糖及控制能力 | 第56-58页 |
2.3.3 蝙蝠SLC2A2基因分子进化研究 | 第58页 |
2.3.4 蝙蝠SLC2A2基因启动子区研究 | 第58-61页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3.1 结论 | 第61-62页 |
3.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4页 |
附录 | 第74-105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5-106页 |
后记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