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并吡咯里西啶的制备及手性双恶唑啉配体的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芳并吡咯里西啶的合成研究 | 第6-29页 |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合成方法概述 | 第6-10页 |
·两次关环法 | 第6-9页 |
·[3+2]环加成 | 第9-10页 |
·Stevens[1,2]迁移 | 第10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合成方案 | 第10-15页 |
·分子内叠氮酰氯的Schmidt反应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芳并吡咯里西啶合成设计 | 第12-14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4-15页 |
·实验部分及数据 | 第15-28页 |
·实验仪器及溶剂的处理 | 第15页 |
·实验操作及数据 | 第1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手性双恶唑啉配体的结构优化研究 | 第29-44页 |
·双恶唑啉配体的研究背景 | 第29-37页 |
·结构特点及合成进展 | 第29-31页 |
·丙二酸类双恶唑啉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其他骨架的双恶唑啉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丙二酸类配体的结构优化设计及合成 | 第37-39页 |
·研究背景 | 第37-38页 |
·丙二酸类双恶唑啉配体的合成方法 | 第38页 |
·丙二酸类双恶唑啉配体的结构优化设计及合成 | 第38-39页 |
·优化后的配体在失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 第39-40页 |
·配体在失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页 |
·实验部分及数据 | 第40-43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40-42页 |
·失对称反应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