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多样性的观光农业园构建研究--以四川汉源花海果都观光农业园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观光农业园概述 | 第11-16页 |
·观光农业的概念 | 第11页 |
·观光农业的特性 | 第11-12页 |
·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德国观光农业园 | 第14页 |
·法国观光农业园 | 第14-15页 |
·日本观光农业园 | 第15页 |
·马来西亚观光农业园 | 第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6-21页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第16页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 第16-18页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 第16-17页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 第17-18页 |
·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 | 第18页 |
·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 | 第18-21页 |
·斑块 | 第19-20页 |
·廊道 | 第20-21页 |
·基质 | 第21页 |
·观光农业园与生物多样性 | 第21-23页 |
·观光农业园生物多样性构建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观光农业园与生态文明建设 | 第22-23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3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4 观光农业园生物多样性的构建方法 | 第25-34页 |
·基础资料的收集 | 第25页 |
·生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 第25-29页 |
·物种多样性 | 第25-27页 |
·地带性植被 | 第25页 |
·物种多样性指数 | 第25-26页 |
·植物群落景观现状 | 第26-27页 |
·景观多样性 | 第27-29页 |
·景观格局指数 | 第27-29页 |
·局部景观要素现状 | 第29页 |
·确定构建目标 | 第29页 |
·构建方法 | 第29-34页 |
·物种多样性策略 | 第29-31页 |
·物种选择 | 第29-30页 |
·植物配置 | 第30-31页 |
·景观多样性策略 | 第31-34页 |
·景观要素空间布局 | 第31-32页 |
·局部景观要素构建 | 第32-34页 |
5 四川汉源花海果都观光农业园生物多样性构建实例 | 第34-45页 |
·基础资料的收集 | 第35页 |
·生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 第35-41页 |
·物种多样性 | 第35-37页 |
·地带性植被 | 第35-36页 |
·物种多样性指数 | 第36页 |
·植物群落景观现状 | 第36-37页 |
·景观多样性 | 第37-41页 |
·景观多样性指数 | 第37-40页 |
·局部景观要素现状 | 第40-41页 |
·确定构建目标 | 第41页 |
·构建方法 | 第41-45页 |
·物种多样性策略 | 第41-42页 |
·生产性植物策略 | 第41-42页 |
·观赏性植物策略 | 第42页 |
·景观多样性策略 | 第42-45页 |
·景观要素空间布局 | 第42-44页 |
·局部景观要素构建 | 第44-45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表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