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初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新型城镇化成为社会发展趋势第11-12页
     ·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成为潮流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为生态观光农业园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第13页
     ·有助于新型城镇化中“三农”问题的解决第13页
     ·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新的机遇第13-14页
   ·选题创新点第14页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7页
     ·基本思路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第17-22页
   ·生态观光农业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19页
     ·国外生态观光农业的研究综述第17-18页
     ·国内生态观光农业的研究综述第18-19页
   ·生态观光农业相关理论第19-20页
     ·生态农业定义第19页
     ·农业观光园的定义第19页
     ·生态观光农业第19-20页
   ·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第20-21页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概念第20页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点第20-21页
   ·人性化设计第21-22页
3 新型城镇化解析及发展背景下人的需求探讨第22-25页
   ·新型城镇化内涵解析第22页
   ·新型城镇化下人的需求第22-25页
     ·生产需求第22页
     ·生活需求第22-23页
     ·生态需求第23页
     ·情感需求第23-24页
     ·精神需求第24页
     ·历史文化诉求第24页
     ·其他需求第24-25页
4 新型城镇化下生态观光农业园分析研究第25-33页
   ·传统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弊端第25-26页
     ·开发规模大小不一第25-26页
     ·类型较单一,未深入市场调查第26页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体(游客)研究较少第26页
     ·开发政策环境不完善第26页
     ·产业体系不健全第26页
   ·传统型农业园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农业园区发展的差异第26-27页
   ·新型城镇化对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影响第27-31页
     ·促进园区内部上下产业链的整合第27-29页
     ·引导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的功能建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第29-30页
     ·增加更多发展动力、更多人文关怀第30页
     ·有助于提高园区的规模性和经济性第30页
     ·利于园区的集约化发展,市场化经营第30-31页
   ·生态观光农业园的人性化规划对新型城镇化的意义第31-33页
     ·开辟促进城乡交流融合的场所第31-32页
     ·最大限度保护农耕文化第32页
     ·促进资源全面整合第32-33页
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理论浅析第33-43页
   ·以人为本分析第33-36页
     ·关注人的心理需求第33-35页
     ·关注入对功能设施的需求差异性第35-36页
     ·关注人对自然美感的需求第36页
   ·产业规划分析第36-39页
     ·第一产业规划第37-38页
     ·第二、三产业规划第38-39页
   ·游憩规划第39-40页
     ·游憩特性第39页
     ·游憩规划原则第39页
     ·游憩空间规划第39-40页
   ·生态规划第40-42页
     ·生态农业第40-41页
     ·生态旅游第41页
     ·生态美的体验第41-42页
   ·其他规划第42-43页
6 西充县复安乡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规划实践第43-64页
   ·项目概况第43-48页
     ·项目背景及选址第43-45页
     ·自然环境条件第45页
     ·经济产业状况第45-47页
     ·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第47-48页
   ·SWOT分析第48-49页
     ·问题与挑战第48页
     ·优势与机遇第48-49页
   ·规划目标与重点第49-50页
     ·规划目标第49页
     ·规划重点第49-50页
   ·规划构思与整体布局第50-51页
   ·功能分区规划第51-59页
     ·生态农业种植区第53-54页
     ·生态观光体验区第54-56页
     ·健康休闲区第56-57页
     ·历史文化区第57-58页
     ·综合服务区第58-59页
     ·科教展示区第59页
   ·产业规划第59-63页
     ·农业产业规划第60-61页
     ·有机农产品加工区规划第61页
     ·旅游产业规划第61-63页
   ·生态设计第63-64页
     ·二十四小时放氧林生态村际绿道第63-64页
     ·扩大本底,打造农田景观第64页
     ·利用已有资源,改善水质第64页
     ·利用资源优势,打造森林公园第64页
7. 结论与讨论第64-67页
   ·结论第64-65页
   ·不足与讨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园林苗圃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成都市温江花木生态园景观规划为例
下一篇:基于生物多样性的观光农业园构建研究--以四川汉源花海果都观光农业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