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历史变迁调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1页
     ·研究风景名胜变迁之意义第9页
     ·南雁荡山风景名胜之价值第9-11页
   ·相关理论研究动态第11-17页
     ·风景名胜相关研究第11-13页
     ·南雁荡相关研究第13-17页
     ·美国国家公园相关研究第17页
   ·研究范围及论文框架第17-26页
     ·研究范围及内容第17-20页
     ·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概况第20-22页
     ·平阳县历史概况第22-25页
     ·论文框架第25-26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6-27页
     ·研究方法第26页
       ·文献研究法第26页
       ·实地调查法第26页
       ·归纳与总结第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2 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变迁之自然机制第27-34页
   ·南雁荡山自然景观概况第27-29页
     ·地形地貌第27页
     ·地质变迁第27-28页
     ·岩石概况第28-29页
   ·风景名胜自然景观地质成因第29-32页
     ·地层第29-30页
     ·火山运动第30页
     ·断裂构造第30-32页
   ·动植物资源第32-34页
3 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变迁之人文动因第34-44页
   ·山水文化第34-36页
     ·自然崇拜,君子比德第34-35页
     ·寄情山水,观景揽胜第35页
     ·修行持道,建寺置观第35-36页
   ·宗族传承文化第36-40页
     ·顺溪陈氏宗族之变迁第36-40页
   ·民间信仰文化第40-44页
     ·南雁荡山朱仙姑信仰第40-41页
     ·腾蛟忠训庙庙会第41-44页
       ·薛氏谏议大夫考第41-42页
       ·忠训庙会民俗活动第42-44页
4 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变迁之分期与规律第44-48页
   ·南雁荡山风景名胜之特征第44-45页
   ·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变迁之分期第45-46页
     ·开山期,唐末、五代吴越第45页
     ·全盛期,两宋第45-46页
     ·衰败期,元明清第46页
     ·复兴期,清末、民国至今第46页
   ·由点及线、由线成面的变迁过程第46-48页
5 南雁荡山风景名胜之变迁史第48-95页
   ·雁荡龙湫、开山之始—唐末、五代吴越第48-55页
     ·历史概况第48-49页
       ·东瓯国之兴废第48页
       ·闽民之移民平阳第48-49页
     ·南雁荡山开发之前的记载第49-50页
     ·明王峰景区第50-53页
       ·明王峰、雁荡第51-52页
       ·龙湫瀑第52页
       ·石堑第52-53页
     ·东西洞景区第53-54页
       ·蒲潭第53页
       ·石华表第53-54页
       ·西洞第54页
     ·小结第54-55页
   ·三教荟萃、声名鹊起—两宋第55-64页
     ·历史概况第55-56页
       ·文化之兴和“东南小邹鲁”第55页
       ·社会经济之繁荣第55-56页
     ·东西洞景区第56-60页
       ·石天窗、东南屏障、云关第56-57页
       ·石柱庵第57页
       ·仙姑洞第57-58页
       ·铁瓮洞第58-59页
       ·梅雨瀑、晴虹涧第59页
       ·杜鹃林第59页
       ·会文书院第59-60页
     ·钱仓景区第60-63页
       ·凤山摩崖石刻第60-61页
       ·宝胜寺双塔第61-62页
       ·宝胜寺佛像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战祸不断、草莽之墟—元明清第64-69页
     ·历史背景第64-66页
       ·元明清历代兵祸第64-65页
       ·明代海禁与清初迁界第65-66页
     ·东西洞景区第66-67页
       ·石柱庵第66页
       ·仙姑洞、铁瓮洞、仙姑浸苎盂等第66-67页
       ·会文书院第67页
     ·钱仓景区第67-68页
       ·摇动岩摩崖石刻第67-68页
       ·龙虎岩摩崖石刻第68页
     ·小结第68-69页
   ·文风重振、红色精神—清末、民国至今第69-95页
     ·历史背景第69页
     ·东西洞景区第69-75页
       ·会文书院第70-72页
       ·仙姑洞道观第72-74页
       ·观音洞慈云古刹第74-75页
     ·顺溪景区第75-82页
       ·顺溪古建筑群第76-80页
       ·渡飔桥第80页
       ·云祥寺第80-81页
       ·画眉峰第81-82页
       ·白云瀑第82页
     ·腾蛟-赤岩山景区第82-84页
       ·忠训庙第82-84页
       ·林锦熙墓第84页
     ·碧海天城景区第84-87页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第84-85页
       ·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第85-86页
       ·龙井禅寺第86-87页
       ·山门老街第87页
     ·风景名胜资源统计第87-94页
     ·小结第94-9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95-98页
   ·总结第95-96页
   ·展望第96-98页
插图目录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导师简介第102-104页
个人简介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萤火虫景观构建初探
下一篇:杭州高校校园步行适宜性调查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