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选题价值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三、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点 | 第16-17页 |
一、菲律宾南海政策转变过程 | 第17-21页 |
(一)南海争端概况 | 第17页 |
(二)菲律宾开始涉足南海 | 第17-18页 |
(三)二战后菲律宾开始对南海的实质性占领 | 第18页 |
1、“克洛马事件” | 第18页 |
2、菲律宾“条约界限” | 第18页 |
(四)冷战后菲律南海活动 | 第18-19页 |
1、美济礁事件 | 第19页 |
2、黄岩岛事件 | 第19页 |
3、《菲律宾领海基线法案》 | 第19页 |
(五)阿基诺三世上台后菲律宾南海政策激进化转变 | 第19-21页 |
1、强化菲律宾南海主权宣示活动 | 第20页 |
2、私自开采南海石油资源 | 第20页 |
3、增强海军力量,做好战争准备 | 第20-21页 |
4、引入外部力量,加强美菲军事合作 | 第21页 |
二、现有菲律宾南海政策激进化转变的动因分析及其不足 | 第21-26页 |
(一)美国因素及其不足 | 第22-25页 |
1、美国因素论 | 第22-24页 |
2、美国因素的不足 | 第24-25页 |
(二)能源驱动论及其不足 | 第25-26页 |
1、能源驱动论 | 第25页 |
2、能源驱动论的不足 | 第25-26页 |
三、对菲律宾南海政策激进化转变动因研究的新的解释框架——政治精英+国家利益 | 第26-41页 |
(一)政治精英层面 | 第27-35页 |
1、政治精英理论 | 第27-29页 |
2、菲律宾政治精英分析 | 第29-35页 |
(二)国家利益层面 | 第35-41页 |
1、国家利益理论 | 第35-36页 |
2、菲律宾国家利益分析 | 第36-41页 |
四、中国应对菲律宾南海政策激进化转变的思路与对策 | 第41-50页 |
(一)我国应对菲南海政策激进化转向的立场与原则 | 第43-46页 |
1、认识上原则上不动摇和不妥协 | 第43-44页 |
2、运用“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 | 第44页 |
3、落实和执行《宣言》和积极磋商“南海行为准则” | 第44-45页 |
4、探讨制定“海上风险管控预防性措施” | 第45-46页 |
(二)创新海上维权模式 | 第46-47页 |
1、强化主权宣示和行政管辖力度 | 第46页 |
2、统筹海洋维权力量和机构,增强非军事执法队伍 | 第46-47页 |
3、完善国内相关海洋立法 | 第47页 |
(三)增信释疑,处理好大国关系 | 第47-48页 |
1、加强战略互信,稳定中美关系 | 第47-48页 |
2、借助多边国际场合,做好解释工作 | 第48页 |
(四)处理好地缘政治关系 | 第48-50页 |
1、积极奉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 | 第49页 |
2、加快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步伐 | 第49-50页 |
3、推动中国与菲律宾“民间外交”进程 | 第50页 |
五、结论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