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权力制约视角下村官腐败生成机理研究--以96个村官腐败案例为样本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27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4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20页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4-16页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6-20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0-23页
     ·研究思路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3页
   ·可能的创新第23-24页
     ·研究方法的创新第23页
     ·研究视角的创新第23-24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4-27页
     ·村官的界定第24页
     ·村官腐败的界定第24-25页
     ·村官腐败生成机理含义第25-27页
2 权力制约与权力腐败的理论阐释第27-34页
   ·权力制约基本理论第27-29页
     ·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第27-28页
     ·权力有效制约的本质要求第28-29页
   ·权力制约与权力腐败的关联性分析第29-34页
     ·制约缺失: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第30-31页
     ·腐败防止:权力制约机制的核心目标第31-32页
     ·权力制约:反对权力腐败的根本第32-34页
3 村域权力制约的渠道与方式第34-46页
   ·村民代表会议制约第35-38页
     ·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设计第35-36页
     ·村民代表会议定位第36页
     ·村民代表会议制约村官的效用分析第36-38页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约第38-41页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设计第39-40页
     ·村务监督委员会定位第40页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约村官的效用分析第40-41页
   ·村两委相互制约第41-44页
     ·村民委员会制度设计及定位第41-42页
     ·村党支部制度设计及定位第42-43页
     ·村两委相互制约可能性分析第43-44页
   ·村民制约村官第44-46页
4 权力制约视角下村官腐败生成机理第46-70页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第46-50页
     ·村民代表会议会制约在村官腐败生成中的影响第46-47页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约在村官腐败生成中的影响第47-48页
     ·村两委相互制约在村官腐败生成中的影响第48-49页
     ·村民制约在村官腐败生成中的影响第49-50页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第50-53页
     ·研究方法第50-51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1-52页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第52-53页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第53-70页
     ·涉案村基本情况统计与分析第53-55页
     ·村民代表会议制约村官情况统计与分析第55-59页
     ·村务监督委员会制约村官情况统计分析第59-62页
     ·村两委相互制约情况统计分析第62-66页
     ·村民制约村官情况统计分析第66-70页
5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70-76页
   ·研究结论第70-71页
   ·政策建议第71-74页
   ·研究存在的不足第74-75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心—边缘—半边缘:沃勒斯坦关于当代资本主义体系结构的解释
下一篇:菲律宾南海政策激进化转变的动因及我国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