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转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6页
     ·土地储备决策机构第12-13页
     ·土地储备决策目标第13-14页
     ·土地储备决策内容第14-15页
     ·土地储备决策方法第15页
     ·研究评述第15-16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9页
     ·研究目标第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发达国家土地储备决策分析及启示第19-23页
   ·发达国家土地储备制度产生与发展历程第19-20页
     ·荷兰、瑞典的土地银行制度第19页
     ·英国、美国的土地规划制度第19-20页
     ·法国的土地优先购买权制度第20页
   ·发达国家土地储备决策过程分析第20-21页
     ·土地储备范围的界定第20-21页
     ·土地储备时机的选择第21页
     ·储备土地处置方式的确定第21页
     ·储备机构的功能定位第21页
   ·发达国家土地储备决策的经验启示第21-23页
     ·以公益性用地需求为导向,明确土地储备功能与目标第21-22页
     ·以规划指向和市场指向为导向,确定土地储备模式与范围第22页
     ·以储备目标为导向,编制土地储备内容与方法第22-23页
第3章 我国土地储备决策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变迁第23-30页
   ·土地储备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第23-25页
     ·制度的供求理论第23页
     ·基于制度变迁的土地储备制度需求分析第23-25页
     ·基于制度变迁的土地储备制度供给分析第25页
   ·土地储备制度的特征第25-26页
     ·土地储备目标多元化第25-26页
     ·政府垄断一级市场第26页
     ·制度运行实行“双轨制”第26页
   ·土地储备制度的发展变化第26-30页
     ·目标视角下的土地储备制度变迁第26-28页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土地储备制度绩效与困境第28-29页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土地储备制度转型的内在逻辑第29-30页
第4章 我国土地储备决策体系构建第30-39页
   ·土地储备决策的理论体系构建第30-33页
     ·战略决策层面理论基础第30-31页
     ·策略决策层面理论基础第31-33页
   ·土地储备决策的框架与思路设计第33-36页
     ·土地储备决策功能定位与决策机构职能转变第33-34页
     ·土地储备决策动因分析与决策目标体系确立第34-36页
   ·土地储备决策的内容体系建构第36-39页
     ·合理确定土地储备范围第36页
     ·有效选择土地储备方式第36-39页
第5章 土地储备决策体系内在运行机制的健全与完善第39-43页
   ·土地储备决策制度创新机制第39页
     ·重视决策的“制定--执行--反馈”全过程第39页
     ·尊重利益多元化第39页
   ·土地储备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第39-41页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第39-40页
     ·土地储备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第40-41页
   ·土地储备决策利益平衡机制第41-43页
     ·决策主体与市场的平衡关系第41-42页
     ·决策主体与社会公众的平衡关系第42-43页
第6章 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体系转变的案例研究第43-69页
   ·天津市土地储备制度变迁第43-44页
     ·土地储备制度建立的背景第43-44页
     ·土地储备制度的发展变化第44页
   ·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现状及绩效评价第44-55页
     ·土地储备决策现状分析第44-50页
     ·土地储备决策绩效评价第50-55页
   ·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转变的创新路径第55-57页
     ·土地储备决策目标体系的重构第55页
     ·土地储备决策内容制定与实施第55-56页
     ·土地储备决策机制健全与完善第56-57页
   ·天津市土地储备决策的实证分析第57-69页
     ·宏观层面的土地储备量决策第57-63页
     ·微观层面的土地储备选址决策第63-69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全文总结第69页
   ·研究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市居民通勤效率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ARM的小型超声波测风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