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草坪与地被植物论文

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系统草坪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34页
   ·文献综述第12-30页
     ·运动场草坪建造研究进展第12-18页
     ·运动场天然草坪与人造草坪研究进展第18-23页
     ·运动场草坪坪床加固材料研究进展第23-30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0-32页
     ·研究目的第30页
     ·研究意义第30-3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2-33页
     ·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系统草坪的建造第32页
     ·混合系统草坪表观及生长特性研究第32页
     ·混合系统草坪运动质量研究第32页
     ·混合系统草坪土壤性质研究第32页
     ·混合系统草坪生理响应研究第32页
     ·混合系统草坪综合评价第32-33页
   ·技术路线第33-34页
2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34-52页
   ·试验地概况第34页
   ·试验设计第34-36页
     ·小区设计第34页
     ·践踏处理第34-36页
   ·研究方法第36-46页
     ·混合系统草坪表观质量指标及生物量第36-38页
     ·混合系统草坪运动质量指标第38-41页
     ·坪床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第41-42页
     ·植物生理指标第42-45页
     ·综合评价法第45-46页
   ·试验材料第46-48页
     ·基质材料第46-47页
     ·人造纤维加固材料第47页
     ·天然草第47-48页
   ·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系统草坪建造第48-51页
     ·坪床建造第48-49页
     ·人造纤维加固材料制备第49页
     ·天然草种及基质的配备第49页
     ·建植方法第49-50页
     ·养护管理第50-51页
   ·数据处理第51-52页
3 混合系统草坪表观及生长特性研究第52-63页
   ·草层高度的测定第52-55页
     ·草层高度第52-53页
     ·植株高度生长率第53-54页
     ·小结与讨论第54-55页
   ·密度、质地及色泽的测定第55-59页
     ·草坪密度第55页
     ·草坪质地第55-56页
     ·草坪色泽第56页
     ·草坪均一性第56-58页
     ·小结与讨论第58-59页
   ·生物量的测定第59-63页
     ·地上生物量第59-60页
     ·地下生物量第60-61页
     ·小结与讨论第61-63页
4 混合系统草坪运动质量研究第63-74页
   ·草坪表面摩擦性能的测定第63-67页
     ·扭动摩擦力第63-65页
     ·滑动摩擦力第65-66页
     ·小结与讨论第66-67页
   ·草坪表面反弹及滚动性能的测定第67-74页
     ·反弹性能第67-69页
     ·滚动性能第69-72页
     ·小结与讨论第72-74页
5 混合系统草坪土壤性质研究第74-84页
   ·坪床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第74-79页
     ·土壤含水量第74-75页
     ·土壤水分入渗率第75-77页
     ·土壤紧实度第77-78页
     ·小结与讨论第78-79页
   ·坪床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第79-84页
     ·土壤电导率第79-81页
     ·土壤酸碱度(pH)第81-82页
     ·小结与讨论第82-84页
6 混合系统草坪生理响应研究第84-96页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84-88页
     ·叶片细胞膜透性第84页
     ·叶绿素含量第84-85页
     ·可溶性糖含量第85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第85-86页
     ·丙二醛(MDA)第86-87页
     ·小结与讨论第87-88页
   ·光合性能的测定第88-96页
     ·不同践踏胁迫下混合系统草坪的净光合速率(Pn)第88-93页
     ·不同基质混合系统草坪的净光合速率(Pn)第93-94页
     ·小结与讨论第94-96页
7 混合系统草坪综合评价第96-114页
   ·运动场草坪标准评价第96-103页
     ·草坪质量分级评价第96-97页
     ·运动质量评价第97-100页
     ·混合系统草坪运动质量推荐指标及测定标准第100-102页
     ·小结与讨论第102-103页
   ·层次分析法评价(AHP)第103-114页
     ·层次分析综合评价结构的设计第104-105页
     ·构造判断矩阵第105-107页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第107-110页
     ·测定指标评分标准第110-112页
     ·综合评价第112-113页
     ·小结与讨论第113-114页
8 结论与讨论第114-121页
   ·主要结论第114-116页
     ·研究结论第114-115页
     ·综合评价结论第115-116页
   ·讨论第116-121页
     ·研究结果讨论第116-119页
     ·评价结果讨论第119-120页
     ·创新点第120页
     ·研究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7页
附图第127-134页
个人简介第134-135页
导师简介第135-136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公众高尔夫球场发展的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国野生毛木耳遗传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