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小麦远缘杂交 | 第10-12页 |
·小麦基因源 | 第10页 |
·小麦近缘物种远缘杂交概况 | 第10-12页 |
·小麦远缘杂交后代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 第12-16页 |
·形态标记 | 第12-13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13页 |
·分子标记 | 第13-15页 |
·生化标记 | 第15页 |
·原位杂交 | 第15-16页 |
·滨麦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滨麦基因组的研究 | 第16-17页 |
·小麦-滨麦种质材料的创制 | 第17页 |
·小麦-滨麦杂交后代抗病研究 | 第17-18页 |
·滨麦种属间杂交的研究概况 | 第18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抗条锈病小麦-滨麦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第20-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农艺性状调查及抗病性鉴定 | 第27-29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29-30页 |
·原位杂交(FISH-GISH、GISH)鉴定 | 第30-31页 |
·SSR、EST-STS、PLUG分析 | 第31-32页 |
·醇溶蛋白分析 | 第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小麦-滨麦二体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第34-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农艺性状调查及抗病性鉴定 | 第36-38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38-39页 |
·原位杂交(FISH-GISH、GISH)鉴定 | 第39-40页 |
·EST-STS、PLUG分析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