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普塔舞》调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相关著作研究 | 第8-10页 |
| ·相关学术论文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 2.哈密《普塔舞》的生态背景 | 第13-18页 |
| ·地理位置 | 第13-14页 |
| ·历史文化 | 第14-17页 |
| ·宗教习俗 | 第17-18页 |
| 3 哈密《普塔舞》的存续现状 | 第18-28页 |
| ·民间班社的存续现状 | 第19-22页 |
| ·“非遗”保护中的现状 | 第22-28页 |
| 4 哈密《普塔舞》的传承个案记录 | 第28-38页 |
| ·苏乃孜节中的普塔舞表演 | 第28-31页 |
| ·诺如孜节中的普塔舞表演 | 第31-33页 |
| ·米芒达其勒克中的普塔舞表演 | 第33-35页 |
| ·聚会中的普塔舞表演 | 第35-38页 |
| 5 哈密《普塔舞》的形态研究 | 第38-51页 |
| ·音乐 | 第38-44页 |
| ·歌词 | 第38-42页 |
| ·乐器 | 第42-44页 |
| ·舞蹈 | 第44-51页 |
| ·种类 | 第45-47页 |
| ·动作 | 第47-48页 |
| ·体态 | 第48-49页 |
| ·服装 | 第49-51页 |
| 6 哈密《普塔舞》的文化解读 | 第51-54页 |
| ·平等 | 第51-52页 |
| ·交流 | 第52页 |
| ·认同 | 第52-53页 |
| ·教化 | 第53-54页 |
|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