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多目标激光反导问题 | 第10页 |
| ·激光武器及激光反导技术 | 第10-12页 |
| ·多目标群激光反导拦截优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多目标激光反导拦截优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多目标群威胁度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多目标群激光反导拦截优化研究的不足 | 第13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多目标激光反导模型的建立 | 第15-23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激光反导系统的功能及组成和发射原理 | 第15-17页 |
| ·激光反导系统的功能 | 第15页 |
| ·激光武器系统的组成 | 第15-16页 |
| ·激光反导武器的拦截单个目标的过程 | 第16-17页 |
| ·多目标激光反导问题的描述与建模 | 第17-20页 |
| ·当目标的个数和速度不变时建立多目标激光反导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 ·旅行商问题 | 第18-19页 |
| ·目标个数,速度发生变化时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 ·拦截导引规律的设计 | 第20-22页 |
| ·追踪导引律 | 第20-21页 |
| ·平行导引律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多目标群的威胁度评估 | 第23-39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步骤 | 第24-28页 |
| ·层次分析法的实现步骤 | 第24-25页 |
| ·建立阶梯层次结构 | 第25-26页 |
| ·构造两两比较矩阵 | 第26页 |
| ·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 | 第26-27页 |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27-28页 |
| ·变权原理 | 第28-29页 |
|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决策方法估计多目标群的威胁度 | 第29-33页 |
| ·建立来袭目标的层次结构模型 | 第30页 |
| ·构建影响目标威胁程度的隶属度函数 | 第30-33页 |
| ·运用常权层次分析法求目标的威胁度 | 第33-36页 |
| ·运用变权层次分析法求目标的威胁度排序 | 第36-38页 |
| ·构造各个因素的均衡函数 | 第36-37页 |
| ·计算变权向量 | 第37页 |
| ·计算目标的实时的综合威胁度值 | 第37-38页 |
| ·对单个目标群的多目标进行威胁度排序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拦截排序优化算法设计 | 第39-53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标准遗传算法分析 | 第39-42页 |
| ·遗传算法求解步骤 | 第40-41页 |
| ·算法优缺点分析 | 第41-42页 |
| ·改进的遗传算法 | 第42-44页 |
| ·编码 | 第42页 |
| ·适应度函数 | 第42页 |
| ·生成初始群体 | 第42-43页 |
| ·选择算子 | 第43页 |
| ·杂交算子 | 第43页 |
| ·改进遗传算法的程序流程 | 第43-44页 |
| ·改进的遗传算法对8 个来袭目标进行拦截仿真 | 第44-49页 |
| ·对15 个目标进行拦截优化仿真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小生境遗传算法在多目标激光反导问题上的应用 | 第53-64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排列之间的距离表示 | 第53-54页 |
| ·欧几里德距离 | 第53页 |
| ·“气泡”距离 | 第53-54页 |
| ·邻近交换 | 第54页 |
| ·小生境遗传算法 | 第54-55页 |
| ·小生境遗传算法的计算原理 | 第55页 |
| ·运用小生境遗传算法解决多目标激光反导问题 | 第55-63页 |
| ·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多目标激光反导拦截排序仿真 | 第57-62页 |
|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