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皎然诗集注释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23页
前言第23-35页
 一、皎然生平简况第23-28页
  (一)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第23-24页
  (二)精神寄托,弃儒入佛第24-26页
  (三)诗歌盛会,名达宸听第26-28页
 二、皎然研究现状与有待拓展的空间第28-35页
皎然诗集注释第35-398页
 凡例第35-36页
 昼上人集卷第一第36-80页
  五言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一首第36-38页
  五言赠李中丞一首第38-40页
  五言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第40-41页
  五言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第41-42页
  五言奉和薛员外谊赠汤评事衡反招隐之迹兼见寄十二韵第42-43页
  五言答黎士曹黎生前适越后之楚第43-45页
  五言答豆卢次方第45-46页
  五言答苏州韦应物郎中第46-48页
  五言答郑方回第48-49页
  五言答俞校书冬夜第49-51页
  五言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从事方舟、颜武康士聘四十二韵第51-55页
  五言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过报德寺见怀第55-56页
  五言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第56页
  五言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论涅盘经义第56-57页
  五言酬秦山人系题赠第57-58页
  五言奉酬袁使君高寺院新亭对雨第58页
  五言奉使君真卿见过郭中寺,寺无山水之赏,故予述其意以答焉第58-59页
  五言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第59-60页
  五言自苏州访医回酬卢士关判官见赠第60页
  五言答李师尚第60-61页
  五言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第61-62页
  五言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第62页
  五言杼山上峰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五韵赋得印字仍期明日登第62-64页
  五言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第64页
  五言南湖春泛有客自北至说友人岑元和见怀因叙相思之志以寄焉第64-66页
  五言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第66-67页
  五言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示清道人并沈道士第67-69页
  五言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第69-70页
  五言酬邢端公济春日苏台有呈袁州李使君兼书并寄辛、阳、王三侍御第70-72页
  五言奉和裴使君清春夜南堂听陈山人弹白雪第72页
  五言答孟秀才第72-73页
  五言酬崔侍御见赠第73-74页
  五言赠柳喜得嵩山法门自号嵩山老第74页
  五言酬李补阙纾第74页
  七言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第74-75页
  七言春日杼山寄李员外纵第75页
  七言酬秦山人赠别二首第75-76页
  七言山居示灵澈上人第76-77页
  七言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第77-78页
  七言释裴循春愁第78页
  七言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第78页
  七言劳山忆栖霞寺道素上人久期不至第78-79页
  七言酬秦山人出山见寻第79页
  七言酬秦山人见寻第79-80页
  七言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第80页
 昼上人集卷第二第80-123页
  五言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鹡鸰峰兰若见怀第80-81页
  五言答裴济从事第81页
  五言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第81-83页
  五言酬薛员外谊苦热行见寄第83-84页
  五言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第84页
  五言酬薛员外谊见戏一首第84-85页
  五言奉酬李中丞洪湖州西亭即事见寄兼呈吴冯处士时中丞量第85-86页
  五言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第86-90页
  五言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 89第90-92页
  五言答豆卢居士春夜游东阁见怀第92页
  五言寄崔万芳夔第92-93页
  五言访朱放山人第93页
  五言晚冬废溪东寺怀李司直纵第93-94页
  五言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因有是寄第94-95页
  五言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第95-99页
  五言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第99-101页
  五言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第101-102页
  五言劳劳山居寄呈吴处士第102页
  五言寄报德寺从上人第102-103页
  五言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第103页
  五言奉贺颜使君真卿二十八郎隔绝自河北远归第103-104页
  五言题湖上兰若示清会上人第104页
  五言秋宵书事寄吴凭第104-105页
  五言题山壁示道维上人第105页
  五言晚秋登佛川南峰怀裴例第105-106页
  五言访陆处士羽第106页
  五言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赋以眉毛肠心牙等五字第106-107页
  五言酬姚补阙南仲云溪馆中戏题随书见寄第107页
  五言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第107-108页
  五言和裴少府怀京兄弟第108页
  五言和阎士和望池月答人第108-109页
  五言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盘义兼赏陆生文卷108第109-110页
  五言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第110页
  七言答李侍御问第110-111页
  七言奉酬李员外使君嘉佑苏台屏营居春首有怀第111页
  七言和李舍人使君纾题云明府道室第111-112页
  七言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第112-113页
  五言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过寺院第113页
  五言招韩武康章第113页
  五言秋居法华寺下院望高顶赠如献上人第113-114页
  五言赠韦卓陆羽第114页
  五言戏呈薛彝第114页
  五言赠颜主簿第114-115页
  五言赠融上人第115页
  五言听寒更寄朱兵曹巨川第115-116页
  五言早春书怀寄李少府仲宣第116-117页
  七言赠和评事判官第117页
  七言酬秦系山人题赠第117-118页
  七言酬秦系山人戏赠第118页
  七言贻李汤第118-119页
  七言述祖德赠湖上诸沈第119-120页
  七言舟行怀阎士和第120-121页
  七言赠张道士第121页
  七言戏呈吴冯第121页
  杂言宿山寺寄李中丞洪第121-122页
  杂言戏赠吴冯第122页
  五言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第122页
  送陆判官归杭州第122-123页
 昼上人集卷第三第123-161页
  五言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即陆生所创第123-124页
  五言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第124-125页
  五言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第125-126页
  五言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第126-127页
  五言同颜使君真卿、李侍御萼游法华寺登凤翅山望太湖第127-128页
  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第128-129页
  五言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观却望湖水 .. 128第129-130页
  五言奉和袁使君高,郡中新亭会张炼师、昼、会二上人第130-131页
  五言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第131-132页
  五言夏日奉陪陆使君长源公堂集第132页
  五言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第132-133页
  五言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会诸文士东堂重校 .. 132第133-134页
  五言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第134页
  五言夏日集李司直纵溪斋第134-135页
  五言夏日题桐庐杨明府纳凉山斋第135页
  五言和杨明府早秋游法华寺第135-136页
  五言宿道士观第136-137页
  五言冬日天井西峰张炼师所居第137页
  五言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第137-138页
  五言奉同卢使君幼平游精舍寺第138-139页
  五言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第139页
  五言和邢端公登春台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第139页
  五言经仙人渚即沈山下古人沈义白日升仙处第139-140页
  五言独游二首第140页
  五言游溪待月第140-141页
  五言西溪独泛第141页
  五言早秋陪韩明府泛阮元公溪第141-142页
  五言九日颜使君真卿登水楼第142页
  五言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第142-143页
  五言自义亭驿送李长史后,夜宿临平东湖第143页
  五言出游第143页
  五言界石守风,望天竺、灵隐二寺第143-144页
  五言奉和颜使君修《韵海》毕,州中重宴第144页
  五言晦日陪颜使君白蘋洲集第144-145页
  五言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第145页
  五言陪卢判官水堂夜宴第145-146页
  五言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蘋洲月夜第146页
  五言夏日集裴录事北亭避暑第146-147页
  五言与王录事会张征君姊妹炼师院玩雪兼怀清会上人 .. 146第147页
  五言和李侍御萼岁初夜集处士书阁第147-148页
  五言汤评事衡水亭会觉禅师第148页
  五言与朝阳山人张朝夜集湖亭赋得,各言其志第148-149页
  五言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 .. 148第149页
  五言寄昱上人上方居第149-150页
  五言夏日与綦毋居士、昱上人纳凉第150页
  五言建元寺集皇甫侍御书阁第150页
  五言郭北寻徐主簿别业第150-151页
  五言题报德寺清幽上人西峰第151页
  五言题郑谷江畔桐斋第151-152页
  五言和阎士和李蕙冬夜重集第152页
  五言春日陪颜使君真卿、皇甫曾西亭重会《韵海》诸生第152-153页
  五言寒食日同陆处士行报德寺,宿解公房第153页
  五言兵马曹季良宅夜集第153-154页
  五言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第154页
  五言题报恩寺惟照上人房第154-155页
  七言寻天目徐君第155-156页
  七言同李著作纵题尘外上人院第156页
  七言题周谏别业第156-157页
  七言同李中丞洪水亭夜集第157页
  七言题秦系山人丽句亭第157-158页
  七言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第158页
  七言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第158页
  七言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室第158-159页
  五言冬日山行遇薛征君第159页
  杂言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第159页
  五言集汤评事衡湖上望微雨第159-160页
  五言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第160页
  七言夜过康录事造会兄弟第160-161页
 昼上人集卷第四第161-201页
  五言送梁拾遗肃归朝第161页
  奉陪杨使君顼送叚校书赴南海幕第161-162页
  五言送陆侍御士佳赴上京第162-163页
  五言奉陪颜使君真卿登岘山,送张侍御严归堂第163-164页
  五言酬元主簿子球别赠第164-165页
  答道素上人别第165-166页
  霅溪馆送韩明府章辞满归第166页
  送穆寂赴举第166-168页
  送张仲彝归长沙第168页
  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第168-169页
  春日又送潘述之扬州第169页
  新秋送卢判官第169-170页
  奉送袁高使君诏征赴行在,效曹刘体第170-171页
  奉送陆中丞长源诏征入朝第171-172页
  奉送中丞道昌入朝第172-173页
  奉送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叔父第173页
  五言送关小师还金陵第173-174页
  五言岘山送裴秀才赴举第174-175页
  五言酬别襄阳诗僧少微第175页
  五言送契上人游扬州第175-176页
  五言送沈秀才之闽中第176页
  五言送德清卫明府赴选第176-177页
  送郑孝廉淮西觐省第177-178页
  五言送清会上人游京第178页
  五言送居士还太原第178-179页
  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征赴京178第179-180页
  五言兵后送姚太祝赴选第180-181页
  五言兵后送薛居士移家安吉第181页
  五言送邬傪之洪州觐兄弟第181-182页
  五言送乾封李成第182-183页
  五言送崔判官还扬子第183页
  奉酬袁使君西楼送秦山人与昼同赴李侍御招三韵第183页
  送清凉上人第183-184页
  送李丞使宣州第184页
  五言送至洪沙弥游越第184-185页
  七言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第185页
  白蘋洲送洛阳李丞使还第185-186页
  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第186页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第186页
  送清励上人游福建第186-187页
  送顾道士游洞庭山第187-188页
  送邢台州济第188页
  送柳察谏议叔第188-189页
  送柳淡扶侍赴洪州第189页
  同李司直题武丘寺兼留诸公与陆羽之无锡第189-190页
  夏日题郑谷江上纳凉馆第190-191页
  太湖馆送殷秀才赴举第191页
  送重钧上人游天台第191页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第191-192页
  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萧主簿第192-193页
  送道琚上人还金陵第193页
  送裴邕之上京第193-194页
  送珍上人还天竺,兼寄广通上人、秦山人第194页
  送张孝廉赴举第194-195页
  送刘司法之越第195-196页
  送简栖上人之建州觐使君舅第196页
  登开元寺楼送崔少府还平望驿第196-197页
  送王居士游越第197页
  杂言重送皇甫侍御曾第197页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第197-198页
  送演上人之抚州觐使君叔第198页
  送侯秀才南游第198-199页
  别洞庭维谅上人第199页
  康造录事宅送太祝侄之虔吉访兄弟第199-200页
  冬日梅溪送裴方舟宣州第200页
  送韦向睦州谒独孤使君汜第200页
  送至严山人归山第200-201页
  送僧游扬州第201页
 昼上人集卷第五第201-242页
  兵后馀不亭重送卢孟明游江西第201-202页
  别山诗并序第202-203页
  五言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第203-204页
  五言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第204-205页
  奉陪颜使君修《韵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第205-206页
  五言今上初登极岁送皇甫孝廉赴选第206-207页
  五言同杨使君白蘋洲送侍御士佳入朝第207-208页
  五言雪夜送海上人常州觐叔父,上人殷仲文后第208-209页
  五言送常清上人还舒州第209页
  五言岘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谒裴使君第209-210页
  五言送严明府入关谒黎京兆第210-211页
  五言送丘秀才游越第211页
  五言送杨校书还济源第211-212页
  五言送杨遂初赴选第212页
  五言送赟上人还京第212-213页
  五言送广通上人游江西第213页
  五言送罗判官还寿州幕第213-214页
  五言送李秀才赴婺州招第214-215页
  五言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第215-216页
  五言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第216页
  五言同明府章送沈秀才还石门山读书第216-217页
  五言送吉判官还京赴崔尹幕第217页
  五言送裴判官赴商幕第217-218页
  五言送李喻之处士洪州谒曹王第218-219页
  五言送唐赞善游越第219-220页
  五言送韦秀才第220页
  五言送陈秀才赴举第220-221页
  五言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第221-222页
  五言送李季良北归第222页
  五言送淳于 兰陵觐省第222-223页
  五言送至洪沙弥赴上元受戒第223页
  五言九日同卢使君幼平吴兴郊外送李司仓赴选第223-225页
  五言送卢孟明还上都第225页
  五言送李少宾赴举第225-226页
  五言留别阎士和第226页
  五言送李道士第226页
  七言送裴参军还下邳旧居第226-227页
  七言送文会上人还富阳第227页
  七言送维谅上人归洞庭第227-228页
  七言九月八日送萧少府归洪州第228页
  七言同颜鲁公泛舟送皇甫侍御曾第228-229页
  五言送孙侍御游越第229页
  五言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第229-230页
  五言送还本上人游江西第230页
  五言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第230-231页
  五言于武原从送卢士举第231页
  五言送乌程李明府得陟状赴京第231-232页
  五言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第232-233页
  五言送崔詹事论之上都第233页
  五言京口送孟明还扬州第233-234页
  五言送沙弥文智游五台第234-235页
  五言送禀上人游越第235页
  五言送潘秀才之舒州第235-236页
  五言送王山人游庐山第236页
  五言送道契上人之越觐大夫叔第236-237页
  五言送沙弥长文游京第237-238页
  五言秋日送择高上人往江西谒曹王第238页
  七言送如献上人游长安第238-239页
  七言日曜上人还润州第239页
  七言寺院听胡笳送李殷第239-240页
  七言送僧绎第240页
  七言答裴评事澄荻花间送梁肃拾遗第240页
  七言送胜云小师第240-241页
  杂言诮士和别第241页
  五言送吴冯游京第241-242页
  七言送僧游宣州第242页
 昼上人集卷第六第242-291页
  五言从军行五首第242-246页
  五言陇头水二首第246-247页
  七言塞下曲二首第247-248页
  五言览史第248-249页
  五言咏史第249-250页
  杂言咏史第250页
  五言读张曲江集第250-252页
  五言奉酬陆使君见过,各赋院中一物,得江蓠第252-253页
  五言赋得谢墅送王长史第253页
  五言夏日同崔使君论登城楼赋得远山第253页
  五言咏数探得七第253-254页
  五言奉同颜使君真卿送李侍御萼,赋得荻塘路第254-255页
  五言赋颜氏古今一事,得《晋仙传》,送颜逸第255页
  五言赋得石梁泉送崔逵第255页
  五言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第255-256页
  五言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第256-257页
  五言赋得竹如意送详师赴讲第257页
  五言听素法师讲《法华经》第257-258页
  五言咏敡上人座右画松第258页
  五言夏日登观农楼和崔使君第258-259页
  五言妙喜寺逵公院赋得夜磬,送吕评事第259页
  五言咏小瀑布第259-260页
  五言仙女台第260页
  五言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第260-261页
  五言潘丞孩子第261-262页
  五言南池杂咏五首第262-264页
   水月第262页
   溪云第262-263页
   虚舟第263页
   寒山第263页
   寒竹第263-264页
   望远村第264页
   惜暮景第264页
  五言效古第264-265页
  杂言古别离第265-266页
  五言拟长安春词第266-267页
  七言效古第267页
  七言昭君第267-268页
  七言铜雀妓第268-269页
  七言长门怨第269页
  五言哭吴县房耸明府第269-272页
  五言哭觉上人第272-273页
  五言题馀不溪废寺第273页
  五言同李洗马入馀不溪经辛将军故城第273-274页
  五言忆天台第274页
  五言万回寺第274-275页
  五言禅诗第275页
  五言哀教第275-276页
  五言闻钟第276页
  五言溪上月第276-277页
  五言山雪第277页
  杂言江上风第277页
  杂言山雨第277-278页
  杂言问遥山禅老第278页
  五言禅思第278-279页
  七言支公诗第279-280页
  七言述梦第280页
  七言赤松第280-281页
  七言戏题松树第281页
  七言戏题二首第281-282页
  五言杂寓兴第282-283页
  五言杂兴六首第283-286页
  五言偶然五首第286-288页
  五言问天第288页
  五言寓言第288页
  五言前溪作第288页
  五言戏作第288-289页
  杂言浮云三章第289-290页
  七言寓言第290-291页
 昼上人集卷第七第291-332页
  吊灵均词第291页
  步虚词第291-292页
  奉应颜尚书真卿观玄真子置酒张乐舞破阵画洞庭三山歌第292-293页
  答韦山人隐起龙文药瓢歌第293-295页
  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第295-296页
  张伯英草书歌第296-297页
  寒栖子歌第297-298页
  翔隼歌送王端公第298-299页
  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第299-300页
  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第300-301页
  周长史昉画毗沙门天王歌第301-302页
  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第302-303页
  郑容全成蛟形木机歌第303-304页
  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炼师归林屋洞第304-306页
  戛铜碗为龙吟歌第306-307页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第307-308页
  买药歌送杨山人第308-309页
  薛卿教长行歌第309-311页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第311-312页
  赋得吴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第312-313页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第313-315页
  陈氏童子草书歌第315-316页
  饮茶歌送郑容第316-317页
  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第317-318页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第318-319页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第319页
  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第319-320页
  湛处士枸杞架歌第320-321页
  观裴秀才松石障歌第321页
  送顾处士歌第321-323页
  水精数珠歌第323页
  兵后西日溪行第323-325页
  姑苏行第325页
  短歌行第325-326页
  山月行第326-327页
  顾渚行寄裴方舟第327-328页
  武源行赠丘卿岑第328-330页
  长安少年行第330-331页
  风入松第331-332页
 昼上人集卷第八第332-377页
  四言讲徳联句第332-335页
  四言讲古文联句第335-341页
  五言项王古祠联句第341-342页
  五言还丹可成诗第342-343页
  五言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第343-344页
  五言建元寺皇甫侍御院寄李员外纵联句一首第344-345页
  五言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呉兴至联句一首第345-346页
  五言建安寺西院喜王郎中遘恩命初至联句第346-347页
  五言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第347-348页
  五言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士陆羽联句第348-349页
  五言与崔子向泛舟自招橘经箬里宿天居寺忆侍御蕚渚山春游第349-351页
  五言渚山春暮会顾丞茗舍联句效小庾体第351-352页
  七言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一首第352页
  三言拟五杂组联句八首第352-354页
  三言重拟五杂组联句四首第354-355页
  三言重拟五杂组第355页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一首第355-356页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一首第356-357页
  三言喜皇甫侍御见过南楼翫月联句一首第357页
  七言重联句一首第357-359页
  五言送李侍御联句一首第359页
  五言玩月重送联句一首第359-360页
  五言重送横飞联句一首第360页
  七言大言联句第360-361页
  七言小言联句第361页
  七言乐语联句一首第361页
  七言嚵语联句一首第361-362页
  七言滑语联句一首第362页
  七言醉语联句一首第362页
  七言远意联句第362-364页
  七言暗思联句第364页
  七言乐意联句一首第364-365页
  七言恨意联句一首第365页
  六言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一首第365-366页
  七言重联句一首第366-367页
  五言与潘述集汤衡宅怀司直纵联句第367-368页
  三言安吉崔眀府山院联句一首第368页
  四言重联一首第368-369页
  五言重联句一首第369页
  六言重联句一首第369-370页
  七言重联句一首第370-371页
  五言秋日潘述自长城至霅上与昼公汤评事游集累日时司直李公瑕往苏州有阻良会与二公联句以寄之第371-372页
  五言喜昼公寻山回相遇联句一首第372页
  五言道观中和潘丞观青溪图联句第372页
  五言春日对雨联句一首第372-374页
  五言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第374页
  五言送昼公联句第374-375页
  五言康录事宅送僧联句第375-376页
  五言与邢端公李台题庭石联句第376页
  五言奉同颜使君夜集联句第376页
  四言与昻上人两字继合四句初字日第376页
  次日第376-377页
 皎然诗歌补注第377-398页
  五言题沈道士新亭第377页
  五言送卢仲舒移家海陵第377-378页
  五言陪卢使君登楼送方巨之还京一首第378-379页
  五言同裴录事楼上望第379页
  杂言寓兴第379-380页
  七言寄常一上人第380页
  五言送秘上人游京第380-381页
  五言赋得啼猿送客第381页
  五言南楼望月第381页
  五言寻陆鸿渐不遇第381-382页
  五言怀旧山第382页
  五言宿吴匡山破寺第382页
  五言九月十日第382-383页
  七言秋晚宿破山寺第383页
  七言青阳上人院说金陵故事第383-384页
  七言送僧之京师第384页
  七言送许丞还洛阳第384页
  七言题湖上草堂第384-385页
  五言酬李司直纵诸公冬日游妙喜寺题照、昱二上人房寄长城潘第385-386页
  五言湖南兰若示大乘诸公第386页
  晚秋宿李军道所居第386页
  五言题沈少府书斋第386-387页
  宿支硎寺上方第387页
  五言若邪春兴第387-388页
  五言晨登乐游原,望终南积雪第388页
  五言酬崔侍御见赠第388-389页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第389页
  同卢使君幼平郊外送阎侍御归台第389-390页
  晚春寻桃源观第390页
  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第390-391页
  劳山居寄呈吴处士第391-392页
  渡前溪第392页
  送灵澈第392页
  寄路温州第392页
  待山月第392-393页
  杂兴第393页
  舂陵登望第393页
  投知己第393页
  答胡处士第393-394页
  答张乌程第394页
  酬张明府第394页
  送商季皋第394-395页
  陪卢中丞闲游山寺第395页
  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第395-396页
  答李季兰第396页
  酬郑判官湖上见赠第396-397页
  送旻上人游天台第397页
  送别第397-398页
附录一第398-399页
附录二第399-401页
参考文献第401-404页
致谢第404页

论文共4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泰国华文小说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下一篇: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对苦参碱的分离及其衍生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