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15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5-16页 |
·资源禀赋理论 | 第16页 |
·地区经济贸易保护理论 | 第16-17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17-19页 |
3 CAFTA及其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19-27页 |
·CAFTA概述 | 第19-21页 |
·CAFTA建立的国际背景 | 第19-20页 |
·CAFTA建立过程 | 第20页 |
·CAFTA中有关农产品贸易的条款 | 第20-21页 |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贸易规模 | 第22-23页 |
·产品结构 | 第23-24页 |
·市场结构 | 第24-27页 |
4 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的PEST分析 | 第27-32页 |
·CAFTA框架下农产品贸易存在问题分析 | 第27-29页 |
·农产品贸易逆差长期存在 | 第27-28页 |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 第28页 |
·双边合作机制不完善 | 第28-29页 |
·中国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且流通不畅 | 第29页 |
·CAFTA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制约因素的PEST分析 | 第29-32页 |
·政治法律因素 | 第30页 |
·经济环境因素 | 第30页 |
·社会文化因素 | 第30-31页 |
·技术环境因素 | 第31-32页 |
5 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实证分析 | 第32-43页 |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分析 | 第32-36页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32-34页 |
·贸易竞争指数 | 第34-36页 |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 第36-41页 |
·出口集中度指数 | 第37-38页 |
·产业内贸易指数 | 第38-40页 |
·贸易互补性指数 | 第40-41页 |
·农产品贸易实证研究的相关结论 | 第41-43页 |
6 CAFTA框架下发展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建议 | 第43-51页 |
·加大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政府支持力度 | 第43-44页 |
·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43页 |
·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政策 | 第43-44页 |
·充分发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 | 第44-45页 |
·加快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 第44页 |
·依托双方农产品差异互补性来加强特色农产品经贸力度 | 第44-45页 |
·优化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 | 第45-46页 |
·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出口比例 | 第45页 |
·加大果蔬、动植物等优势产品的出口 | 第45页 |
·实施因地制宜的市场多元化战略 | 第45-46页 |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转变生产方式 | 第46-48页 |
·重视农业科技研发及推广 | 第46页 |
·改善农业生产与发展方式 | 第46-47页 |
·加强中国—东盟农业技术合作力度 | 第47-48页 |
·积极应对东盟各种非关税壁垒 | 第48-49页 |
·加快推动SPS合作消除非关税壁垒 | 第48页 |
·加强区域分工与协作规避“隐蔽性壁垒” | 第48-49页 |
·提升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 | 第49-51页 |
·出口企业加快实施产品多样化和差异化战略 | 第49页 |
·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并弱化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 | 第49页 |
·规范市场行为并调整引资政策 | 第49-50页 |
·鼓励消费偏好的多样化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附录:中国—东盟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具体进程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