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政府信息公开研究评述 | 第19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文章创新点和不足 | 第20-21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20-21页 |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21-22页 |
第2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分析 | 第22-28页 |
·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 第22-24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 第23-24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人民主权理论 | 第25页 |
·公众参与理论 | 第25-26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分析 | 第28-36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 第28-30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和制度体系 | 第30-33页 |
·组织体系 | 第30-31页 |
·制度建设 | 第31页 |
·保密审查 | 第31-32页 |
·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 第32-33页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 第33-36页 |
·传统公开方式 | 第33-34页 |
·基于网络媒体的公开方式 | 第34-36页 |
第4章 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6-43页 |
·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37页 |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不足 | 第36页 |
·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 | 第36-37页 |
·监督和救济机制不完善 | 第37页 |
·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7-43页 |
·政府官员思想意识和行政理念滞后 | 第37-39页 |
·公民权利意识的薄弱 | 第39-40页 |
·制度设计上的欠缺 | 第40-41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监督结构单一 | 第41-43页 |
第5章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的经验和启示 | 第43-57页 |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第43-50页 |
·确立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的信息公开制度 | 第43-44页 |
·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 | 第44-46页 |
·完善信息公开的监督与救济机制 | 第46-50页 |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的启示 | 第50-57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服务理念 | 第50-51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应当逐步推进 | 第51-53页 |
·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依靠公众和社会组织的推动 | 第53-54页 |
·政府信息公开应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为保障 | 第54-57页 |
第6章 山西省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和建议 | 第57-63页 |
·转变政府观念和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 | 第57-58页 |
·政府信息公开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观念 | 第57-58页 |
·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 | 第58页 |
·完善机制,加强法治和制度创新 | 第58-61页 |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规范 | 第59页 |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机制 | 第59-60页 |
·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 | 第60-61页 |
·完善评估标准 | 第61-63页 |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 第61页 |
·健全多元化信息公开评估主体 | 第61-62页 |
·建立科学的政府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