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 ·组织工程支架概述 | 第13-21页 |
| ·组织工程简介 | 第13-14页 |
| ·组织工程对支架的要求 | 第14-15页 |
| ·组织工程支架常用材料 | 第15-17页 |
| ·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 第15页 |
| ·天然高分子材料 | 第15-16页 |
| ·合成高分子材料 | 第16-17页 |
| ·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 | 第17-21页 |
| ·静电纺丝法 | 第17-18页 |
| ·热致相分离法 | 第18-19页 |
| ·溶剂浇铸法 | 第19页 |
| ·粒子沥滤法 | 第19-20页 |
| ·冷冻-干燥法 | 第20-21页 |
| ·细胞微载体概述 | 第21-23页 |
| ·实心微载体 | 第21页 |
| ·多孔微载体 | 第21-22页 |
| ·液体微载体 | 第22页 |
| ·超微载体 | 第22-23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页 |
| ·羟基磷灰石概述 | 第23-27页 |
| ·羟基磷灰石的结构与性能 | 第24-25页 |
|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 ·沉淀法 | 第25-26页 |
| ·水热法 | 第26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26页 |
|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 | 第26-27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RF 树脂微球的制备及尺寸调控 | 第29-40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 ·RF 树脂微球的制备 | 第30-32页 |
| ·添加碳酸钠前后 RF 树脂微球的制备 | 第30页 |
| ·不同预聚合温度下 RF 树脂微球的制备 | 第30-31页 |
| ·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 RF 树脂微球的制备 | 第31页 |
| ·不同搅拌速度下 RF 树脂微球的制备 | 第31-32页 |
|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第32页 |
| ·扫描电镜(FE-SEM) | 第32页 |
| ·球形度及尺寸测定(IPP 法) | 第32页 |
| ·红外光谱测定(FTIR)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 ·RF 树脂微球的形貌分析 | 第32-34页 |
| ·形貌观察 | 第32-33页 |
| ·球形度分析 | 第33-34页 |
| ·RF 树脂微球的尺寸调控 | 第34-38页 |
| ·碳酸钠对 RF 树脂微球尺寸的影响 | 第34-36页 |
| ·预聚合温度对 RF 树脂微球尺寸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 RF 树脂微球尺寸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搅拌速度对 RF 树脂微球尺寸的影响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40-49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0-41页 |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制备 | 第41-43页 |
| ·羟基磷灰石粉末的制备 | 第41-42页 |
| ·RF 树脂微球为致孔剂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 | 第42页 |
| ·莰烯为致孔剂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 | 第42页 |
| ·RF 树脂微球混同莰烯为致孔剂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 | 第42-43页 |
|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第43页 |
| ·热重分析(TG) | 第43页 |
| ·透射电镜(TEM) | 第43页 |
| ·X-衍射光谱测定(XRD) | 第43页 |
| ·扫描电镜(FE-SEM)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制备工艺的探讨 | 第43-46页 |
|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孔结构分析 | 第46-48页 |
| ·RF 树脂微球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46页 |
| ·莰烯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46-47页 |
| ·RF 树脂微球混同莰烯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的结构优化及力学性能评价 | 第49-63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9-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 ·混合致孔剂对成孔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制备过程中莰烯量的变化 | 第50页 |
| ·制备过程中 RF 树脂微球量的变化 | 第50-51页 |
| ·制备过程中 RF 树脂微球尺寸的变化 | 第51页 |
|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烧结方案的研究 | 第51页 |
| ·烧结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 第51页 |
| ·烧结过程中保温时间的变化 | 第51页 |
|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第51-52页 |
| ·扫描电镜(FE-SEM) | 第51页 |
| ·粒径分析 | 第51-52页 |
| ·抗压性能的测试 | 第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2页 |
| ·莰烯量变化对孔结构及微球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 ·RF 树脂微球量变化对孔结构及微球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4-56页 |
| ·RF 树脂微球尺寸变化对孔结构及微球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59页 |
| ·烧结温度变化对孔结构及微球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 ·保温时间变化对孔结构及微球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 附录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