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视频对当代大学生收视习惯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0页
 第一节 选题目的第8页
 第二节 选题意义第8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8页
 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8-10页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收视习惯的现状调研第10-20页
 第一节 大学生收视习惯的界定第10-13页
  一、 收看对象的界定第10-12页
   (一) 关于电视收视习惯的界定第10页
   (二) 新媒体的界定第10页
   (三) 网络视频的界定第10-11页
   (四) 网络视频的主要类型第11页
   (五) 网络视频产生的根源第11-12页
   (六) 关于网络视频收视习惯的界定第12页
  二、 收看者的界定第12-13页
   (一) 网络视频受众的界定第12页
   (二) 网络视频受众的特点第12-13页
   (三) “80 后”是网络视频受众的重要人群第13页
 第二节 大学生传统电视收视习惯现状调查及分析第13-15页
  一、 根据图表得出结论第13-14页
   (一) 收看渠道变化第13-14页
   (二) 收看时间逐渐变少第14页
   (三) 收看电视节目时间在变化第14页
  二、 大学生收视习惯的现实背景第14-15页
 第三节 大学生收看网络视频现象分析第15-20页
  一、 样本抽取第15页
  二、 图表数据展示及结论分析第15-18页
  三、 传统电视从单一到多维传播的变化第18-20页
第二章 从当代大学生收视习惯改变分析形成的原因第20-25页
 第一节 科技因素第20-21页
  一、 网络视频传播模式第20页
  二、 网络视频信息内容传播特征第20-21页
   (一) 具备个性化功能第21页
   (二) 双向互动的传播特征第21页
   (三) 集聚各种媒体为一身第21页
   (四) 大量的视频内容可供分享第21页
 第二节 网络视频在大学生中传播的优势第21-22页
  一、 网络视频内容丰富、更新快、延伸广第21-22页
  二、 网络视频可以同步电视内容和随时收视内容第22页
  三、 网络视频让大学生自由选择信息内容第22页
 第三节 传统电视信息内容传播被客观条件制约第22页
  一、 时间制约第22页
  二、 硬件制约第22页
  三、 大学生所在院校所学专业不同被制约第22页
  四、 地域制约第22页
 第四节 社会和环境文化的原因第22-25页
  一、 生活方式第22-23页
  二、 教育方式第23页
  三、 办公方式第23页
  四、 逐步加入新收视队伍行列第23-25页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收视习惯改变所产生的影响第25-32页
 第一节 收视习惯的改变对电视产生的影响第25-27页
  一、 传统电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第25页
   (一) 受众观念方面第25页
   (二) 内容方面第25页
  二、 传统电视理念上的调整第25-26页
   (一) 传统电视技术上加强第25页
   (二) 寻求互动第25-26页
   (三) 根据大学生这部分受众群体进行内容细分第26页
   (四) 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第26页
  三、 新媒体网络视频和传统电视相互融合,开创共存的收视模式第26-27页
   (一) 加强媒体的融合第26页
   (二) 传统电视加强媒体融合的措施第26页
   (三) 传统电视加强营销改变的措施第26-27页
   (四) 传统电视加强个性化的措施第27页
   (五) 传统电视改变传播渠道的措施第27页
 第二节 收视习惯的改变对网络视频的影响第27-30页
  一、 社会环境第27页
  二、 技术条件第27-28页
  三、 视频内容第28页
  四、 网络视频的优势与影响第28页
   (一) 更便捷获取多元化的信息第28页
   (二) 互动性第28页
  五、 网络视频的弊端与影响及改变措施第28-29页
   (一) 存在权威性和可信度第28页
   (二) 视频网站带宽技术影响发展第28页
   (三) 加强互联网对内容收视的监督和管理第28-29页
   (四) 增加新媒体行业里专业采编人员对于相关信息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第29页
  六、 网络视频需提升传播效果,赢得更好的发展第29-30页
   (一) 网络视频加强个性化服务第29页
   (二) 网络视频加强渠道推广第29-30页
 第三节 收视习惯的改变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第30-32页
  一、 网络视频的“溢出效应”影响第30页
  二、 “从众效应”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第30-32页
结语第32-33页
致谢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附录一第35-37页
附录二第37-38页
作者简介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置的合理性研究
下一篇:舞台扩声监听返送系统类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