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香港反贪污立法史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0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页
 二、 相关研究综述第8-9页
 三、 研究方法第9页
 四、 两点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香港反贪污立法的沿革历史第10-25页
 一、 沿用英国习惯法阶段(1841-1898)第10-12页
  (一) 社会背景第10-11页
  (二) 基本内容及实际效果第11-12页
 二、 《轻罪处刑条例》阶段(1898-1948)第12-13页
  (一) 社会背景第12页
  (二) 基本内容及实际效果第12-13页
 三、 《防止贪污条例》阶段(1948-1970)第13-16页
  (一) 基本内容及实际效果第14页
  (二) 社会廉政思潮第14-16页
 四、 《防止贿赂条例》和《廉政公署条例》阶段(1970 至今)第16-25页
  (一) 《防止贿赂条例》的颁行及实际效果第16-17页
  (二) 葛柏事件与《廉政公署条例》的颁行以及《防止贿赂条例》的修订第17-21页
  (三) 实际效果第21-25页
第二章 香港历次反贪污立法修订评析第25-42页
 一、 历次修订分析第25-28页
  (一) 1970 年之前历次修订的宏观分析第25-26页
  (二) 《防止贿赂条例》和《廉政公署条例》的突破第26页
  (三) 1970 年以来历次修订的定量分析及主要背景说明第26-28页
 二、 反贪调查权的动态平衡——从“装上牙齿”到“带上牙套”第28-33页
  (一) 廉政公署与反贪调查权的扩充第28-30页
  (二) 人权法案与反贪调查权的限制第30-33页
 三、 重点罪名及重大修订评析第33-42页
  (一) 来历不明财产的管有第33-37页
  (二) 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第37-39页
  (三) 对行政长官的调查权第39-42页
第三章 香港反贪污立法史的启示第42-53页
 一、 因时立法与动态平衡——反贪成效的法制保障第42-44页
 二、 民意呼声与高层决心——反贪污立法的推动力第44-48页
  (一) 民意呼声第44-46页
  (二) 高层决心第46-48页
 三、 贪污零容忍——反贪污立法的基本指向第48-49页
 四、 相关机制同步跟进——反贪污立法的制度土壤第49-53页
  (一) “三管齐下”的反贪策略第49-50页
  (二) 相对独立的司法第50页
  (三) “以俸养廉”的公务员待遇第50-51页
  (四) 防止利益冲突等配套制度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教制度废止的“善后”问题研究
下一篇:法律、道德与政治--纳粹德国法之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