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10页 |
缩略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1 牦牛概述 | 第12-16页 |
·牦牛的分类及分布 | 第12-13页 |
·牦牛的分类 | 第12-13页 |
·牦牛的分布 | 第13页 |
·牦牛适应高原环境的生物学特征 | 第13-16页 |
·牦牛的形态、结构与低氧适应性 | 第13-14页 |
·牦牛肺脏的组织结构与低氧适应性 | 第14-15页 |
·牦牛血液学特性与低氧适应性 | 第15-16页 |
2 MMP3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MMP3 概述 | 第16页 |
·MMP3 的生物学特点 | 第16-17页 |
·MMP3 的功能 | 第17页 |
·MMP3 的活性调节 | 第17-18页 |
3 ADAM17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ADAM17 概述 | 第18-19页 |
4 ARG2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ARG2 概述 | 第19-21页 |
5 低氧诱导因子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概述 | 第21页 |
·HiF-1 结构与功能 | 第21-22页 |
·HiF-1 调节机制 | 第22页 |
·HIF-1 的作用机制 | 第22-23页 |
6 HRM 分型法概述 | 第23-24页 |
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血液样品的采集 | 第26页 |
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3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4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DNA 的提取 | 第26页 |
·构建 DNA 混合池 | 第26-27页 |
·引物的设计和 PCR 扩增 | 第27-29页 |
·MMP3 基因 SNP 检测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7页 |
·ADAM17 基因 SNP 检测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7-28页 |
·ARG2 基因 SNP 检测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8-29页 |
·PCR 扩增体系(25μl)及程序 | 第29页 |
5 DNA 测序分析 | 第29-30页 |
6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型系统基因分型 | 第30-31页 |
·MMP3 基因 rs2977 和 rs4331 位点 HRM 分型 | 第30页 |
·分型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0页 |
·ADAM17 基因 rs21928 和 rs38991 位点 HRM 分型 | 第30页 |
·分型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0页 |
·ARG2 基因 rs30979 和 rs32860 位点 HRM 分型 | 第30-31页 |
·分型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0-31页 |
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遗传多态性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32-48页 |
1 牦牛血样 DNA 提取质量的检测 | 第32页 |
2 牦牛 MMP3 基因遗传变异检测 | 第32-37页 |
·PCR 产物电泳检测 | 第32页 |
·牦牛 MMP3 序列比对分析 | 第32-33页 |
·牦牛 MMP3 基因 SNPs 基因型检测 | 第33-34页 |
·SNPs 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 4 个牦牛群体中的分布 | 第34-35页 |
·位点 rs2977(G→A)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34页 |
·位点 rs4331(C→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第34-35页 |
·各牦牛群体中 SNPs 位点的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结果 | 第35页 |
·各群体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比较 | 第35-36页 |
·各牦牛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36-37页 |
·各牦牛群体单倍型分析 | 第37页 |
3 牦牛 ADAM17 基因遗传变异检测 | 第37-42页 |
·PCR 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37-38页 |
·牦牛 ADAM17 序列比对分析 | 第38页 |
·牦牛 ADAM17 基因 SNPs 基因型检测 | 第38-39页 |
·SNPs 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 4 个牦牛群体中的分布 | 第39-40页 |
·各牦牛群体中 SNPs 位点的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结果 | 第40页 |
·各群体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比较 | 第40-41页 |
·各牦牛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41-42页 |
·不同牦牛群体单倍型分析 | 第42页 |
4 牦牛 ARG2 基因遗传变异检测 | 第42-48页 |
·PCR 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42页 |
·牦牛 ARG2 序列比对分析 | 第42-43页 |
·牦牛 ARG2 基因 SNPs 基因型检测 | 第43-44页 |
·SNPs 基因型频率在 4 个牦牛群体中的分布 | 第44-45页 |
·各牦牛群体中 SNPs 位点的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结果 | 第45页 |
·各群体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比较 | 第45-46页 |
·连锁不平衡关系分析 | 第46-47页 |
·不同牦牛群体单倍型分析 | 第47-48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8-54页 |
1 采样和试验方法 | 第49页 |
·样品采集 | 第49页 |
·DNA 混合池 | 第49页 |
2 候选基因的 SNPs 与低氧适应性 | 第49-54页 |
·MMP3 基因的 SNPs 与低氧适应性的关系 | 第49-51页 |
·ADAM17 基因的 SNPs 与低氧适应性的关系 | 第51-52页 |
·ARG2 基因的 SNPs 与低氧适应性的关系 | 第52-54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导师简介 | 第63-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