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 第14-22页 |
第一章 荔枝核抗肿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第二章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2-64页 |
第一章 肿瘤细胞系的生长特性研究 | 第22-3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3页 |
·细胞培养 | 第23-27页 |
·肿瘤细胞系生长曲线测定 | 第27-28页 |
·DMSO 细胞毒性测定 | 第28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8-34页 |
4 讨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第二章 荔枝核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筛选 | 第36-53页 |
第一节 荔枝核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第36-40页 |
第二节 荔枝核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有效成分筛选 | 第40-46页 |
第三节 荔枝核乙酸乙酯相对 MCF-7 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6-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三章 荔枝核乙酸乙酯相对 MCF-7 细胞抑制机制初探 | 第53-6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3-5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4-57页 |
·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54-55页 |
·药物配制 | 第54页 |
·细胞接种 | 第54页 |
·药物作用 | 第54-55页 |
·细胞染色 | 第55页 |
·形态观察 | 第55页 |
·罗丹明 123 染色法检测 MCF-7 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 | 第55-57页 |
·药物配制 | 第55-56页 |
·细胞接种 | 第56页 |
·药物作用 | 第56页 |
·细胞染色 | 第56页 |
·上机检测 | 第56-57页 |
·荔枝核乙酸乙酯相成分分析 | 第57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57页 |
3 结果 | 第57-62页 |
4 讨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1 总结 | 第64页 |
2 展望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