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论 | 第10-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一) 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 关于政府间利益博弈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 利益分析法 | 第15页 |
(三) 比较分析法 | 第15-16页 |
(四) 实证研究法 | 第16页 |
五、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六、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8-26页 |
第一节 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类型及其概念 | 第18-20页 |
一、 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 | 第19页 |
二、 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 | 第19-20页 |
三、 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国有林区、工矿等棚户区改造 | 第20页 |
第二节 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博弈与政策异化相关概念 | 第20-26页 |
一、 政策执行的含义 | 第20-21页 |
二、 政策执行博弈的含义 | 第21-22页 |
三、 政策异化的含义、表现、危害和原因 | 第22-26页 |
第二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现状、异化表现及危害 | 第26-32页 |
第一节 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现状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异化表现 | 第28-30页 |
一、 政策敷衍:土地供应缺乏积极性 | 第29页 |
二、 政策损缺:资金筹措渠道单一 | 第29-30页 |
三、 政策随意:分配秩序混乱 | 第30页 |
四、 政策无能:管理制度滞后 | 第30页 |
第三节 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异化的危害 | 第30-32页 |
一、 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 第31页 |
二、 违背社会公平公正 | 第31页 |
三、 削弱党和政府合法性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政府间利益博弈分析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异化原因 | 第32-35页 |
第一节 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各级政府行为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由博弈分析得出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异化原因 | 第33-35页 |
一、 GDP 崇拜盛行 | 第33-34页 |
二、 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 | 第34页 |
三、 激励与约束机制缺乏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江西省 X 县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第35-42页 |
第一节 江西省 X 县基本概况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江西省 X 县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现状 | 第36-39页 |
一、 X 县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 第36-37页 |
二、 X 县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异化现象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基于利益博弈视角分析 X 县保障性住房政策异化原因 | 第39-42页 |
一、 X 县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与中央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分析 | 第39-40页 |
二、 X 县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经验研究:新加坡保障房政策顺畅执行研究 | 第42-46页 |
第一节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现状 | 第42页 |
第二节 新加坡顺畅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保障措施 | 第42-46页 |
一、 前瞻规划,建立循序渐进的住房供应体系 | 第42-43页 |
二、 明确权责,建立分工明晰的政府责任制 | 第43-44页 |
三、 明确分配政策和严格分配程序 | 第44页 |
四、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和土地供给制度 | 第44-46页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消除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异化的对策研究 | 第46-53页 |
第一节 提高认识:树立政策执行主体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 | 第46-47页 |
一、 告别 GDP 崇拜 | 第46页 |
二、 注重民生建设 | 第46-47页 |
三、 强化住房保障理念 | 第47页 |
第二节 科学决策:提高政策执行主体决策水平 | 第47-49页 |
一、 提高政策制定者综合素质水平和能力 | 第47页 |
二、 加强前期研究和调查工作 | 第47-48页 |
三、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 第48页 |
四、 注重政策实施情况反馈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建章立制: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制度建设 | 第49-53页 |
一、 完善保障性住房土地专项供应制度 | 第49页 |
二、 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 第49-50页 |
三、 推进保障性住房政策信息公开 | 第50页 |
四、 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渠道 | 第50-51页 |
五、 构建保障性住房质量评估体系 | 第51页 |
六、 强化政策执行监督和奖惩制度 | 第51页 |
七、 健全保障性住房的法律体系 | 第51-52页 |
八、 建立科学的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读硕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