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绪论 | 第11-21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1. 梅林生平简介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 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二、梅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捍卫和运用 | 第21-44页 |
(一)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和捍卫 | 第21-26页 |
1. 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 | 第21-23页 |
2. 在比较中阐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第23-24页 |
3. 在批判中捍卫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第24-26页 |
(二)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文学艺术 | 第26-34页 |
1. 对文学艺术的评论 | 第26-30页 |
2. 对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观的继承和发展 | 第30-34页 |
(三)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战斗 | 第34-36页 |
(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历史 | 第36-44页 |
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莱辛辩护 | 第36-37页 |
2.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德国历史 | 第37-44页 |
三、梅林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批判 | 第44-49页 |
(一) 批判修正主义的哲学观点,维护唯物史观 | 第44-46页 |
(二) 批判资本主义自我修复论,维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 | 第46-47页 |
(三) 批判阶级合作论,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第47-49页 |
四、梅林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史的梳理和研究 | 第49-61页 |
(一) 论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 第49-51页 |
(二) 撰写党史和传记,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形成史 | 第51-61页 |
1. 撰写德国社会民主党史,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和教训 | 第52-54页 |
2. 撰写《马克思传》,探索马克思主义形成规律 | 第54-61页 |
五、对梅林阐释、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 第61-68页 |
(一) 梅林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 | 第61-63页 |
1. 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 第61页 |
2. 率先肯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地位 | 第61-62页 |
3. 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 | 第62页 |
4.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 | 第62页 |
5.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 | 第62-63页 |
(二) 梅林在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不足 | 第63-68页 |
1. 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存在个别偏差 | 第63-64页 |
2. 没有认清拉萨尔等人的错误实质 | 第64-65页 |
3. 对马克思恩格斯部分著作重视不够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