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 第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物联网网关和无线传感器网络 | 第13-19页 |
·物联网网关概述 | 第13-14页 |
·物联网网关的定义 | 第13页 |
·物联网网关的功能 | 第13-14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第14-18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4-15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传输技术 | 第15-18页 |
·本章总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ZigBee 通信协议框架及网络拓扑 | 第19-27页 |
·ZigBee 协议结构 | 第19-23页 |
·IEEE 802.15.4 物理层规范 | 第19-21页 |
·IEEE 802.15.4 MAC 层规范 | 第21页 |
·网络层规范 | 第21-22页 |
·应用层规范 | 第22-23页 |
·ZigBee 网络构成 | 第23-24页 |
·设备分类及功能 | 第23-24页 |
·地址分配模式 | 第24页 |
·ZigBee 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24-25页 |
·星型网络 | 第24-25页 |
·树型网络 | 第25页 |
·网型网络 | 第25页 |
·本系统的网络拓扑选择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4章 系统硬件架构设计与实现 | 第27-46页 |
·系统总体方案 | 第27-28页 |
·物联网网关平台硬件设计 | 第28-34页 |
·物联网网关平台硬件结构 | 第28页 |
·器件选型与单元电路设计 | 第28-34页 |
·终端节点平台硬件设计 | 第34-41页 |
·终端节点平台硬件结构 | 第34-35页 |
·微控制器选型及介绍 | 第35-36页 |
·具有隔离 I/O 口输出功能的终端节点 | 第36-38页 |
·具有串口通讯功能的终端节点 | 第38-39页 |
·具有 LED 驱动功能的终端节点 | 第39-41页 |
·系统主要部分 PCB 版图设计 | 第41-44页 |
·物联网网关 PCB 版图设计 | 第41-42页 |
·具有串口通讯和隔离 I/O 口输出功能节点 PCB 版图设计 | 第42-43页 |
·具有 LED 驱动功能节点 PCB 版图设计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 | 第46-69页 |
·系统软件概述 | 第46页 |
·开发环境及平台软件介绍 | 第46-49页 |
·ARM 开发环境及 STM32F10X 标准外设固件库 | 第46-48页 |
·CC2530 开发环境 | 第48-49页 |
·ZSTACK 协议栈及系统通信协议 | 第49-51页 |
·ZSTACK 协议栈介绍 | 第49-50页 |
·通信协议介绍 | 第50-51页 |
·物联网网关软件设计 | 第51-56页 |
·物联网网关的功能及要求 | 第51-52页 |
·物联网网关的软件流程 | 第52-56页 |
·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 第56-62页 |
·终端节点的功能及要求 | 第56-57页 |
·终端节点的工作流程 | 第57-59页 |
·I~2C 总线驱动开发 | 第59-62页 |
·软件调试 | 第62-64页 |
·系统运行结果 | 第64-66页 |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5-66页 |
·通信距离测试 | 第66页 |
·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89页 |
附录1 物联网网关原理图 | 第75-80页 |
附录2 隔离 I/O 口输出节点原理图 | 第80-81页 |
附录3 串口通讯功能节点原理图 | 第81-82页 |
附录4 LED 驱动节点原理图 | 第82-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详细摘要 | 第90-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