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我国甘草资源的分布 | 第11页 |
·甘草中的化学成分 | 第11页 |
·甘草的应用 | 第11-13页 |
·甘草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光谱法 | 第13页 |
·薄层色谱法 | 第13页 |
·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第13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3-14页 |
·其它的分析方法 | 第14页 |
·甘草酸 | 第14-17页 |
·甘草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4-15页 |
·甘草酸的提取方与精制方法 | 第15页 |
·甘草酸的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甘草酸的药用价值 | 第16-17页 |
·甘草次酸 | 第17-20页 |
·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的物化性质 | 第17页 |
·甘草次酸转化 | 第17-18页 |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用价值 | 第18-19页 |
·甘草次酸的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及决解问题的方法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第2章 不同色谱柱对甘草酸差向异构体拆分的研究 | 第27-39页 |
·引言 | 第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7-28页 |
·对照品及样品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色谱条件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柱温对甘草酸差向异构体色谱行为的影响 | 第28-30页 |
·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对甘草酸差向异构体分离的影响 | 第30-32页 |
·乙腈含量对甘草酸差向异构体拆分的影响 | 第32-33页 |
·pH值对甘草酸差向异构体拆分的影响 | 第33-34页 |
·甘草酸差向异构体在优化色谱条件下的出峰情况 | 第34-35页 |
·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线性关系考察 | 第35-36页 |
·本章总结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3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 | 第39-47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样品溶液配制 | 第40页 |
·色谱条件 | 第40页 |
·结果讨论 | 第40-44页 |
·乙腈浓度对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分离的影响 | 第40-41页 |
·乙酸铵浓度对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拆分的影响 | 第41页 |
·pH值对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拆分的影响 | 第41-42页 |
·柱温对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拆分的影响 | 第42-43页 |
·在优化条件下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的出峰情况 | 第43-44页 |
·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的线性关系考察 | 第44页 |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4章 HPLC法在18α-甘草酸及18β-甘草次酸合成产物的应用 | 第47-57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18β-甘草次酸的合成原理 | 第48页 |
·18β-甘草次酸合成流程图 | 第48页 |
·18α-甘草酸的合成 | 第48-49页 |
·HPLC分析18α-甘草次酸 | 第49页 |
·HPLC分析18α-甘草酸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反应温度对18β-甘草次酸合成的影响 | 第49-50页 |
·反应时间对18β-甘草次酸合成的影响 | 第50-51页 |
·盐酸浓度对18β-甘草次酸合成的影响 | 第51页 |
·盐酸用量对18β-甘草次酸合成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最佳反应温度条件下18β-甘草次酸的色谱图 | 第52-53页 |
·HPLC分析18α-甘草酸 | 第53-54页 |
·本章总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