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景观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予景观设计的影响认识不足 | 第9页 |
| ·现阶段中国景观设计理论滞后 | 第9-10页 |
| ·现阶段中国景观技术相对缺失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课题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意义与特征 | 第14-19页 |
| ·第三次科技革命概论 | 第14-15页 |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 第15-16页 |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 第16-17页 |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信息化的景观设计 | 第19-30页 |
|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一信息化趋势 | 第19-23页 |
| ·设计工具信息化 | 第19-21页 |
| ·设计方法信息化 | 第21-22页 |
| ·创作思维信息化 | 第22-23页 |
| ·信息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 第23-29页 |
| ·景观可视化的数字技术 | 第23-25页 |
| ·景观基础信息资料的采集与分析信息化 | 第25-28页 |
| ·信息化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生态化的景观设计 | 第30-53页 |
|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生态化趋势 | 第30-34页 |
| ·生态化设计理念 | 第30-31页 |
| ·生态化设计方法 | 第31-32页 |
| ·生态化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 ·生态化设计核心 | 第33-34页 |
| ·生态化设计方法的具体表现界面的生态规划设计 | 第34-36页 |
| ·景观生态格局规划设计 | 第34-36页 |
| ·自然过程的完整性规划和设计 | 第36页 |
| ·生态化设计方法的具体表现——生境的生态规划设计 | 第36-41页 |
| ·物种多样性的规划设计 | 第36-37页 |
| ·生物通道的规划设计 | 第37-41页 |
| ·生态化设计方法的具体表现生态化景观工程技术 | 第41-52页 |
| ·雨水收集技术 | 第41-43页 |
| ·污水处理技术 | 第43-47页 |
| ·生态种植设计 | 第47页 |
| ·土壤改良技术 | 第47-49页 |
| ·水土保持技术 | 第49-51页 |
| ·微气候环境的营造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人工合成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 第53-71页 |
|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人工合成材料 | 第53-59页 |
| ·合成橡胶 | 第54-55页 |
| ·合成纤维 | 第55-56页 |
| ·纳米材料 | 第56-57页 |
| ·人工合成材料的优越性 | 第57-59页 |
| ·人工合成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 第59-70页 |
| ·透水性铺装 | 第59-61页 |
| ·照明设计中的新光源 | 第61-63页 |
| ·新型防水材料 | 第63-66页 |
| ·新型塑石 | 第66-67页 |
| ·新型木材 | 第67-69页 |
| ·新型玻璃 | 第69页 |
| ·纳米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展望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新能源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 第71-77页 |
|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广泛应用的新能源 | 第71-73页 |
| ·太阳能 | 第71-72页 |
| ·风能 | 第72-73页 |
| ·新能源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 第73-75页 |
| ·太阳能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 第73-74页 |
| ·风能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