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1页 |
1 植物热胁迫反应 | 第14-18页 |
·形态学特征 | 第14-15页 |
·解剖学变化 | 第15-16页 |
·高温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变化 | 第16-17页 |
·高温胁迫下植物水分变化 | 第16页 |
·高温胁迫引起兼容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 | 第16页 |
·高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6-17页 |
·氧化应激和抗氧化物 | 第17-18页 |
2 植物热应激蛋白 | 第18-21页 |
·热响应蛋白质的鉴定 | 第18-19页 |
·植物热激蛋白 | 第19-20页 |
·其它热诱导的耐热性相关蛋白 | 第20页 |
·热胁迫下调蛋白 | 第20-21页 |
3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 | 第21-25页 |
·HsfA1a 一种诱导番茄耐热性的主要调节器 | 第21-22页 |
·HsfA2 在细胞耐热性中起主导作用 | 第22-23页 |
·番茄 HsfB1 是协同激活剂 | 第23页 |
·HsfA5 反细胞凋亡因子 HsfA4 抑制剂 | 第23-24页 |
·HsfA3 在干旱和高温逆境中的功能 | 第24页 |
·HsfA9 在种子发育中是热激蛋白表达所必需的热激转录因子 | 第24-25页 |
·热激转录因子的表达多样性 | 第25页 |
4 非编码小 RNA 对环境的适应调整 | 第25-29页 |
·基因沉默和 short RNA 的发现 | 第26页 |
·干扰和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 | 第26-27页 |
·RNA 干扰和转录后基因沉默的功能 | 第27-28页 |
·小 RNA 于环境适应性 | 第28-29页 |
5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棉花耐热性室内鉴定 | 第31-61页 |
1 材料 | 第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37页 |
·育苗与温度处理 | 第31-32页 |
·指标和方法 | 第32-37页 |
·CAT 活性测定 | 第32-33页 |
·POD 活性测定 | 第33页 |
·SOD 活性测定 | 第33页 |
·MDA 含量测定 | 第33-34页 |
·APX 活性测定 | 第34页 |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测定 | 第34页 |
·AsA 活性测定 | 第34-35页 |
·GSH 活性测定 | 第35页 |
·相对膜透性的测定 | 第35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35-36页 |
·花粉离体培养 | 第36页 |
·叶片萎蔫程度 | 第36页 |
·不孕籽率 | 第36页 |
·花粉形态 | 第36-37页 |
·花粉活力 | 第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56页 |
·田间直接鉴定结果 | 第37-43页 |
·田间性状调查 | 第37-40页 |
·不同温度离体培养对不同材料的影响 | 第40-41页 |
·田间耐热性鉴定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41-42页 |
·棉花不同种质资源耐热性聚类分析 | 第42-43页 |
·苗期室内鉴定指标分析 | 第43-56页 |
·不同耐热性棉花种质资源叶片膜透性的表现 | 第43-45页 |
·不同耐热性棉花种质资源叶片 MDA 的表现 | 第45-47页 |
·不同耐热性棉花种质资源叶片 CAT 的表现 | 第47-48页 |
·不同耐热性棉花种质资源叶片 SOD 的表现 | 第48-50页 |
·不同耐热性棉花种质资源叶片 POD 的表现 | 第50-51页 |
·不同耐热性棉花种质资源叶片 ASA-GSH 系统的表现 | 第51-53页 |
·不同耐热性棉花种质资源叶片 APX 和 GR 的表现 | 第53-55页 |
·不同耐热性棉花种质资源叶片叶绿素的表现 | 第55-56页 |
4 讨论 | 第56-61页 |
·田间调查性状与棉花耐热性的关系 | 第56-57页 |
·不同耐热性棉花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 第57-58页 |
·棉花苗期鉴定指标与棉花的耐热性以及苗期鉴定体系的建立 | 第58-61页 |
第三章 热激蛋白与棉花耐热性研究 | 第61-89页 |
1 材料 | 第61页 |
2 试验方法 | 第61-68页 |
·播种育苗与温度处理 | 第61页 |
·DNA 提取方法 | 第61-62页 |
·RNA 提取方法 | 第62-63页 |
·染色体步移 | 第63-66页 |
·特异引物的设计和接头 | 第64页 |
·Genome Walker 文库的构建 | 第64-65页 |
·Genome WalkerTM 文库的构建 | 第65页 |
·巢式 PCR 扩增 | 第65-66页 |
·荧光定量 PCR | 第66-68页 |
·引物设计 | 第66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66-67页 |
·光定量 PCR 反应体系及程序 | 第67-68页 |
·RACE | 第6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8-86页 |
·热激蛋白 18.5 | 第68-75页 |
·不同耐热性材料热激蛋白 18.5 的表达差异 | 第68-69页 |
·热激蛋白 18.5 全长 DNA 序列分析 | 第69-70页 |
·热激蛋白 18.5 启动子分析 | 第70-72页 |
·热激蛋白 18.5cDNA 序列分析 | 第72-75页 |
·热激蛋白 26 | 第75-80页 |
·不同耐热性材料热激蛋白 26 的表达 | 第75-76页 |
·热激蛋白 26 全长 DNA 序列分析 | 第76-77页 |
·不同耐热性材料 HSP26 上游调控序列比对 | 第77-80页 |
·GhHSP26 蛋白质分析 | 第80页 |
·热激蛋白 70 | 第80-86页 |
·胞质热激蛋白 70 全长 cDNA | 第80-81页 |
·胞质热激蛋白 70DNA 的扩增 | 第81-86页 |
·胞质热激蛋白 70 的表达分析 | 第86页 |
4 讨论 | 第86-89页 |
·小分子热激蛋白分析 | 第86-88页 |
·小分子热激蛋白表达分析 | 第86-87页 |
·小热激蛋白启动子分析 | 第87-88页 |
·热激蛋白 70 | 第88-89页 |
第四章 microRNA 与棉花耐热性 | 第89-121页 |
1 材料 | 第8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89-94页 |
·播种育苗与温度处理 | 第89页 |
·SDS 冷酸酚法提取 RNA | 第89-90页 |
·提取液 A(100ml) | 第90页 |
·提取液 B | 第90页 |
·提取步骤 | 第90页 |
·高通量测序 | 第90-91页 |
·数据分析 | 第91-94页 |
·数据分析流程 | 第91页 |
·原始数据分析及长度分布 | 第91-92页 |
·不同 sRNA 库中公共及特有序列分析 | 第92页 |
·不同 sRNA 库 miRNA 比对 | 第92页 |
·不同 sRNA 库已知 miRNA 表达谱 | 第92页 |
·不同 sRNA 库数据 Genbank 比对 | 第92页 |
·不同 sRNA 库数据 Rfam 比对 | 第92页 |
·不同 sRNA 库数据 siRNA 比对 | 第92-93页 |
·不同 sRNA 库数据小 RNA 分类注释 | 第93页 |
·不同 sRNA 库数据新 miRNA 预测统计 | 第93页 |
·不同 sRNA 库数据间新 miRNA 表达谱预测 | 第93页 |
·不同数据库中 miRNA 的差异分析 | 第93页 |
·不同数据库中 miRNA 聚类分析 | 第93-94页 |
·已知 miRNA 和新 miRNA 靶基因预测 | 第94页 |
·部分靶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第9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4-118页 |
·RNA 检测 | 第94-97页 |
·miRNA 数据分析 | 第97-98页 |
·六个样品间公共和特有序列分析 | 第98-101页 |
·六个样品 miRNA 与已知 miRNA 的比对结果 | 第101-103页 |
·六个 sRNA 中 rRNA、 snoRNA、snRNA 和 tRNA 的筛除 | 第103页 |
·六个 sRNA 数据库中 siRNA 预测 | 第103-104页 |
·六个 sRNA 数据库中 sRNA 分类注释 | 第104-107页 |
·预测六个 sRNA 库中新 miRNA | 第107-109页 |
·六个 sRNA 库中已知 miRNA 和新 miRNA 的差异分析 | 第109-116页 |
·已知 miRNA 差异分析 | 第109-113页 |
·新 miRNA 差异分析 | 第113-116页 |
·部分靶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第116-118页 |
4 讨论 | 第118-121页 |
·建立不同耐热性材料高温处理 sRNA 库 | 第118页 |
·棉花已知 miRNA 和新 miRNA 分析 | 第118页 |
·miRNAs 和靶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118-120页 |
·其它类型 sRNAs 分析 | 第120-121页 |
全文总结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作者简历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