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1 学习型组织理论概述 | 第13-21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13-14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4-21页 |
2 学习型班级的若干分析 | 第21-30页 |
·学习型班级与学习型组织的关系 | 第21-23页 |
·学习型班级与传统班级的关系 | 第23-30页 |
3 学习型班级应有的角色扮演 | 第30-45页 |
·个体学科学习的促进者 | 第30-32页 |
·课堂教学气氛能动的调节者 | 第32-35页 |
·学生品德发展的主动推动者 | 第35-36页 |
·学生良好个性倾向性的塑造者 | 第36-41页 |
·学习型校园文化的营造者 | 第41-45页 |
4 学习型班级的功能 | 第45-55页 |
·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 第45-48页 |
·有利于学校整体的目标的实现 | 第48-51页 |
·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 第51-55页 |
5 现行中学班级学习型(化)程度调查 | 第55-81页 |
·调查对象 | 第55页 |
·所用工具 | 第55-57页 |
·实施过程 | 第57页 |
·情况分析 | 第57-64页 |
·中学班级组织学习型(化)程度的基本判断 | 第64-66页 |
·当前班级组织学习型(化)程度较低的原因探究 | 第66-81页 |
6 学习型班级的构建策略 | 第81-94页 |
·更新教育观念:为学习型班级的构建确立良好的思想基础 | 第81-83页 |
·转变教师角色:优化教师在班级学习化进程中的作用 | 第83-86页 |
·诱导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关怀,使之成为“自然”乃至习惯 | 第86-87页 |
·校园文化、集体氛围学习化,以推动学习型班级的生成 | 第87-89页 |
·班级愿景共同化与班级结构合理化 | 第89-91页 |
·完善班级评价机制,建构合理的准则体系 | 第91-94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注释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附录 | 第101-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