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中国古代城市笔记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绪论第13-20页
 一、 古代城市笔记研究概述第13-16页
  (一)中国古代城市笔记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第14-16页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20页
  (一)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研究的主体内容第17-20页
第一章 隋前城市的兴起与城市笔记的滥觞第20-56页
 第一节 《西京杂记》中的帝都气象第20-37页
  一、 城市笔记的开山之作第20-26页
  二、 泱泱大国的帝都气象第26-34页
  三、 汉代城市生活的速写第34-37页
 第二节 《洛阳伽蓝记》中的佛陀世界第37-56页
  一、 城市笔记中“梦华体”的滥觞第37-41页
  二、 整饬恢弘的北魏都城洛阳第41-49页
  三、 杀戮与救赎并存的佛国图景第49-56页
第二章 隋唐城市发展与城市笔记的初步繁荣第56-91页
 第一节 《大业杂记》中的传奇皇都第56-62页
  一、 隋唐洛阳城的珍贵影像第56-57页
  二、 穷极壮丽的隋唐东都洛阳第57-60页
  三、 纪实与传奇兼顾的叙事风格第60-62页
 第二节 《教坊记》类笔记中的音乐大都第62-78页
  一、 《教坊记》:盛唐声乐繁华的追思第62-73页
  二、 《羯鼓录》:唐代贵族音乐才华的礼赞第73-76页
  三、 《乐府杂录》:长安乐工的逸闻轶事第76-78页
 第三节 《北里志》中的科举乐土第78-83页
  一、 长安科场士子的风流薮泽第78-81页
  二、 狭邪小说的早期代表作第81-83页
 第四节 《寺塔记》中的艺术圣地第83-91页
  一、 武宗灭佛与长安佛寺的劫难第83-86页
  二、 绚丽多彩的长安佛寺绘画艺术第86-91页
第三章 宋代城市变革与城市笔记的勃兴第91-132页
 第一节 《洛阳牡丹记》中的旖旎春景第91-96页
  一、 欧阳修的洛阳情结第91-93页
  二、 北宋洛阳城的牡丹恋第93-96页
 第二节 《洛阳名园记》中的园林名城第96-102页
  一、 李格非的盛衰观和春秋笔法第96-98页
  二、 北宋洛阳繁盛的私家园林第98-100页
  三、 逐渐解放的城市经济第100-102页
 第三节 《东京梦华录》中的旧都追忆第102-121页
  一、 城市笔记的典范之作第102-110页
  二、 坊墙倒塌后的东京城第110-114页
  三、 北宋东京俗文化的百科全书第114-121页
 第四节 《梦梁录》类笔记中的临安盛景第121-132页
  一、 南宋中后期城市笔记的勃兴第121-126页
  二、 作为东京映像的行在临安第126-129页
  三、 崭新的江南城市生活图景第129-132页
第四章 明清两京的辉映与城市笔记的繁盛第132-142页
 第一节 《帝京景物略》中的煌煌帝都第132-135页
  一、 游记型城市笔记的代表作第132-133页
  二、 明代北京的旖旎风情第133-135页
 第二节 《板桥杂记》中的南都丽影第135-142页
  一、 艳情与殷鉴的争辩第135-138页
  二、 乱世浮沉中的末代之都第138-142页
第五章 明清江南都市的发展与城市笔记的赓续第142-153页
 第一节 《西湖梦寻》中的江南梦乡第142-145页
  一、 遗民张岱的西湖情结第142-143页
  二、 小品文风格的城市笔记第143-145页
 第二节 《扬州画舫录》中的南巡丽都第145-153页
  一、 古代城市笔记的集大成之作第145-149页
  二、 盐商推动下的文艺之都第149-153页
第六章 近代城市的崛起与城市笔记的演进第153-172页
 第一节 《海陬冶游录》类笔记中的十里洋场第153-155页
  一、 《海陬冶游录》系列城市笔记第153页
  二、 近代洋场文化与狭邪小说的繁荣第153-155页
 第二节 《津门杂记》中的“洋务重镇”第155-172页
  一、 近代天津掌故的代表作第155-156页
  二、 洋务勃兴的晚清名城第156-163页
  三、 风俗独特的运河要津第163-168页
  四、 尚奢好勇的天津卫风尚第168-172页
结语第172-173页
致谢第173-174页
附录第174-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8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瓦萨里的艺术教育思想研究
下一篇:《玄應音義》詞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