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1-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研究综述小结 | 第20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数据来源 | 第2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34页 |
·农业保险相关概念及特点 | 第24-27页 |
·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农业保险特点 | 第25-26页 |
·农业保险的分类 | 第26-27页 |
·相关经济理论 | 第27-30页 |
·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的理论 | 第27-29页 |
·农业保险的外部性理论 | 第29页 |
·农业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9-30页 |
·可拓评价理论 | 第30-32页 |
·可拓论综述 | 第30-31页 |
·评价方法概述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4-48页 |
·湖南省自然环境及农业生产概况 | 第34-36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 | 第36-43页 |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与特征 | 第36-41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历史回顾 | 第41-42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运行特征 | 第42-43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特征 | 第43-46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规模大幅增长 | 第43-44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险种更加丰富 | 第44-45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金额及保费补贴确定 | 第45-46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运作趋向规范 | 第46页 |
·湖南省农业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湖南省农业保险运行效率分析 | 第48-56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运行效率分析 | 第48-52页 |
·赔付较低 | 第48-49页 |
·财政补贴占理赔金额比例偏高 | 第49页 |
·险种设置有待进一步增加 | 第49页 |
·巨灾保险支持力度不够 | 第49-50页 |
·保障金额偏低 | 第50页 |
·农民参保意愿不强烈 | 第50-51页 |
·密度和农业保险深度仍然有待提高 | 第51-52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缺失原因分析 | 第52-55页 |
·自身原因 | 第52-54页 |
·现实原因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湖南省农业保险运行效率评价研究 | 第56-66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6-57页 |
·湖南省农业保险运行效率多级可拓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7-60页 |
·实例研究 | 第60-65页 |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60-61页 |
·确定评价等级域 | 第61页 |
·建立物元模型 | 第61-62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62-64页 |
·可拓综合评价 | 第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提高湖南省农业保险运行效率的对策研究 | 第66-72页 |
·构建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框架 | 第66页 |
·明确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目标 | 第66页 |
·加快湖南省农业保险条例的制定与实施 | 第66页 |
·加大湖南省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范围和力度 | 第66-67页 |
·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 | 第66-67页 |
·开发多种农业保险补贴方式 | 第67页 |
·立足防范,加强保障能力与防灾水平 | 第67-68页 |
·建立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专项基金,提高防灾水平 | 第67页 |
·建立农业保险协调与监管机制,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性发展 | 第67-68页 |
·加强湖南省农业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参保意愿度 | 第68-69页 |
·创新农业保险需求载体,提高参保率 | 第68页 |
·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适合湖南地区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 第68-69页 |
·提高保险公司业务经营和技术水平 | 第69-71页 |
·加大保险宣传力度,普及保险政策 | 第69-70页 |
·大力加强农村保险网络建设 | 第70页 |
·加快农险队伍建设,储备农险人才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