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种植业产业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相关理论 | 第15-27页 |
·种植业和农业保险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种植业的弱质性理论 | 第15-16页 |
·准公共物品属性理论 | 第16-18页 |
·农业保险的主体博弈理论 | 第18-21页 |
·种植业产业化 | 第21-23页 |
·种植业产业化的定义 | 第22页 |
·发展种植业产业化的意义 | 第22-23页 |
·种植业产业化面临的风险 | 第23页 |
·种植业产业化和政策性农业保险 | 第23-27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利于种植业产业化的发展 | 第24页 |
·农业产业化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 | 第24-27页 |
3 国内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比较 | 第27-33页 |
·上海安信模式 | 第27-28页 |
·上海安信模式概述 | 第27-28页 |
·上海安信模式的不足 | 第28页 |
·河南互助统筹模式 | 第28-29页 |
·河南互助统筹模式概况 | 第28-29页 |
·互助统筹模式的优劣 | 第29页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模式 | 第29-30页 |
·建设兵团模式概述 | 第29-30页 |
·建设兵团模式的不足 | 第30页 |
·我国农业保险模式比较分析 | 第30-33页 |
4 我国农业产业化与种植业保险的发展概况与问题 | 第33-39页 |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各类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的组织不断涌现 | 第33页 |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 第33-34页 |
·农业产业背景下的综合效益不断呈现 | 第34页 |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 第34-35页 |
·改革开放后至2007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 第34-35页 |
·近年来(2007年以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 第35页 |
·在种植业中发展农业保险的不利因素 | 第35-39页 |
·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5-36页 |
·自然灾害的难以控制性 | 第36页 |
·农业产业化环境的影响 | 第36页 |
·人为方面的影响 | 第36-39页 |
5 面向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优化与保障 | 第39-47页 |
·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优化 | 第39-42页 |
·在种植业中发展农业保险的机遇 | 第39-40页 |
·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新模式的优化 | 第40-42页 |
·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保障措施 | 第42-47页 |
·加快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立法 | 第43页 |
·加快建立种植业政策性巨灾保险制度 | 第43页 |
·加大对种植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 第43-44页 |
·建立种植业相关的多方联动机制 | 第44页 |
·完善种植业相关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 第44-47页 |
6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