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黄枝油杉种群生态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1页 |
·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岩溶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生物多样性与濒危植物保护 | 第16-17页 |
·黄枝油杉的研究现况 | 第17-20页 |
·油杉属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黄枝油杉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黄枝油杉生物学特征与自然分布 | 第19-20页 |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1-23页 |
·研究地点 | 第21页 |
·地质地貌 | 第21页 |
·气候条件 | 第21页 |
·土壤状况 | 第21-22页 |
·植被概况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第23-27页 |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样地设置 | 第24页 |
·样方调查 | 第24-26页 |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黄枝油杉的群落特征 | 第27-32页 |
·黄枝油杉群落的种类组成 | 第27-28页 |
·乔木层的组成 | 第27页 |
·灌木层的组成 | 第27-28页 |
·草本层的组成 | 第28页 |
·黄枝油杉群落区系成分 | 第28-30页 |
·黄枝油杉群落的外貌特征 | 第30-31页 |
·群落的垂直结构 | 第30页 |
·生活型组成 | 第30-3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1-32页 |
第五章 黄枝油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32-39页 |
·点格局的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黄枝油杉的种群分布格局 | 第33-36页 |
·黄枝油杉与优势种的空间关联 | 第36-3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8-39页 |
第六章 黄枝油杉的种群结构特征 | 第39-49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8页 |
·黄枝油杉高度、冠幅与胸径的关系 | 第40-42页 |
·高度结构 | 第42-44页 |
·冠幅结构 | 第44-46页 |
·胸径结构 | 第46-4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8-49页 |
第七章 黄枝油杉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数量关系 | 第49-54页 |
·竞争指数的计算方法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对象木与竞争木的总体特征 | 第49-50页 |
·黄枝油杉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 | 第50-52页 |
·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的关系 | 第52-5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3-54页 |
第八章 黄枝油杉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 | 第54-59页 |
·数据处理 | 第54-55页 |
·重要值的计算 | 第54页 |
·生态位宽度的计算 | 第54-55页 |
·生态位重叠的计算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55-56页 |
·生态位重叠 | 第56-5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8-59页 |
第九章 黄枝油杉的濒危原因和保护对策的初步探讨 | 第59-62页 |
·黄枝油杉的濒危原因 | 第59-60页 |
·保护对策 | 第60-62页 |
第十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附录1 黄枝油杉群落植物名录 | 第73-80页 |
附图1 黄枝油杉与主要伴生树种的空间关联 | 第80-84页 |
附图2 黄枝油杉形态特征 | 第84-87页 |
附图3 黄枝油杉的生境特征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