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初中英语教材城市化倾向研究--以外研版教材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绪论第9-19页
 (一) 研究的缘起第9-10页
  1. 教材之于农村教育的唯一性第9页
  2. 教材城市化之于农村教育的危害性第9-10页
  3. 个人的生活背景与研究兴趣使然第10页
 (二)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10-11页
  1.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2.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三)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 关于教材城市化的研究第11-14页
  2. 关于教材城市化利弊的争论第14-15页
  3. 对现有研究的反思第15-16页
 (四) 相关概念的阐述第16-18页
  1. 教材第16-17页
  2. 城市化第17页
  3. 教材城市化第17页
  4. 农村学校第17-18页
 (五)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第18-19页
  1. 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8页
  2. 主要方法第18-19页
二、文本解读:初中英语教科书内容剖析第19-31页
 (一) 课文插图:农村场景惨遭遗忘的命运第19-22页
  1. 显性不公—插图数量城乡悬殊第20页
  2. 隐性不公—中性插图名不副实第20-21页
  3. 插图内容—城乡描绘维度异样第21-22页
 (二) 课文选文: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侵占第22-25页
  1. 农村生活缺失明显第23-24页
  2. 北京成选文话题中心第24页
  3. 中性内容以技术隐藏城乡教育不公第24-25页
 (三) 职业与地名:农村职业与地名屡受冷遇第25-28页
  1. 成功人士是职业入选课文的标准第25-26页
  2. 大都市是选文地名的主流第26-28页
 (四) 教学手段:农村师生处境尴尬第28-31页
  1. 对“教”的要求第28-29页
  2. 对“学”的要求第29-31页
三、现实图景:初中教师与学生眼中的英语教材第31-38页
 (一) 调查研究的相关说明第31页
  1. 调查目的第31页
  2. 调查方法第31页
  3. 样本选取与样本介绍第31页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1. 教师眼中的英语教材第31-34页
  2. 学生眼中的英语教材第34-38页
四、追本溯源:教材城市化倾向的原因探究第38-44页
 (一) 政府理念偏差,经费不均第38-39页
  1. 义务教育城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不均第38-39页
  2. 唯“西方”课程理论的引进第39页
 (二) 家庭经济限制,家教缺位第39-41页
  1. 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第39-40页
  2. 农村家长自身学历的限制第40页
  3. 农村家长对子女学业的不合理期望第40-41页
 (三) 学校“硬件”陈旧,“软件”落后第41-42页
  1. 农村学校“硬件”陈旧第41-42页
  2. 农村学校“软件”落后第42页
 (四) 社会环境单一,信息闭塞第42-44页
  1. 农村生活环境的单一性第42-43页
  2. 农村学生在语言上存在弱势第43-44页
五、路径求索:初中英语教材城市化倾向的解决之道第44-50页
 (一) 提高政府支持——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根基保障第44-45页
  1.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第44页
  2.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第44-45页
 (二) 优化教材编写——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直接手段第45-46页
  1. 统筹编写人员,倾听基层教师心声第45页
  2. 调适教材内容,承认城乡差异实情第45-46页
 (三) 强化教师教育——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必然选择第46-48页
  1. 研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第46-47页
  2. 转变教材观念,紧跟代步伐第47页
  3. 提高专业素养,更新知识储备第47-48页
 (四) 实施补偿家教——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最佳补充第48-49页
  1. 有家有教,传递家庭“正能量”第48页
  2. 有取有舍,给予小孩合理期待第48-49页
 (五) 找准农村教育定位——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最后归宿第49-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一第57-63页
附录二第63-64页
附录三第64-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后记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厉鹗《樊榭山房集》诗歌研究
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强化实用性能力的教学研究--以广东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