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导论 | 第12-2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2-13页 |
二、现代公共政策及其伦理诉求 | 第13-19页 |
三、政府公共决策与伦理 | 第19-23页 |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23-25页 |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5-28页 |
第一章 政府公共决策的价值关涉问题 | 第28-4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政府公共决策是否关涉价值 | 第28-34页 |
一、价值界说 | 第29-32页 |
二、政府公共决策是否关涉价值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功利论的视角:政府公共决策的效率价值 | 第34-39页 |
一、功利论的逻辑前提 | 第35-36页 |
二、功利论的基本依据 | 第36-38页 |
三、功利论的视角:政府公共决策的效率价值 | 第38-39页 |
第三节 道义论的视角:政府公共决策的正义价值 | 第39-49页 |
一、罗斯的观点:显见义务和实际义务 | 第40-42页 |
二、罗尔斯的观点:分配正义 | 第42-45页 |
三、诺齐克的观点:持有正义 | 第45-49页 |
第二章 政府公共决策的优先性价值问题 | 第49-85页 |
第一节 价值排序诠释 | 第49-56页 |
一、价值排序的思想资源 | 第49-52页 |
二、价值排序的理论依据 | 第52-54页 |
三、价值排序的实践价值 | 第54-56页 |
第二节 政府公共决策的优先性价值问题 | 第56-80页 |
一、历史向度的考察:政府公共决策优先性价值的历史嬗变 | 第56-57页 |
二、相对于效率而言:公平是政府公共决策的优先性价值 | 第57-64页 |
三、相对于善而言:正当是政府公共决策的优先性价值 | 第64-75页 |
四、相对于个体善而言:政府公共决策中公共善不具有绝对的优先权 | 第75-80页 |
第三节 个案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伦理困境分析 | 第80-85页 |
一、案例介绍 | 第80页 |
二、案例解析 | 第80-85页 |
第三章 政府公共决策目标与手段选择的伦理问题 | 第85-120页 |
第一节 政府公共决策目标选择的伦理考量 | 第85-100页 |
一、公共利益 | 第85-91页 |
二、正义 | 第91-95页 |
三、效率 | 第95-100页 |
第二节 政府公共决策手段选择的伦理考量 | 第100-114页 |
一、科学手段选择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技术化手段选择 | 第100-105页 |
二、民主手段选择是政府公共决策的社会化手段选择 | 第105-110页 |
三、法治手段选择是政府公共决策的规范化手段选择 | 第110-114页 |
第三节 政府公共决策的目的善与手段正当的结合 | 第114-120页 |
一、政府公共决策的目的应是善的 | 第115-116页 |
二、政府公共决策的手段应是正当的 | 第116-118页 |
三、政府公共决策的目的善与手段正当应相结合 | 第118-120页 |
第四章 政府公共决策公正性的制度保障问题 | 第120-144页 |
第一节 政府公共决策中不公正行为的表现 | 第120-124页 |
一、在确定决策目标时所表现的不公正行为 | 第120-121页 |
二、在拟定备选方案时所表现的不公正行为 | 第121-122页 |
三、在选定决策方案时所表现的不公正行为 | 第122-123页 |
四、在决策执行时所表现的不公正行为 | 第123页 |
五、在决策反馈时所表现的不公正行为 | 第123-124页 |
第二节 政府公共决策中出现不公正行为的原因 | 第124-129页 |
一、政府的自利性 | 第124-126页 |
二、利益集团的消极影响 | 第126-128页 |
三、决策监督问责制度的缺陷 | 第128-129页 |
第三节 政府公共决策公正性的制度保障 | 第129-133页 |
一、建立与健全政府公共决策公开制度 | 第129-131页 |
二、建立与健全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调节制度 | 第131-132页 |
三、健全政府公共决策的监督问责制度 | 第132-133页 |
第四节 当前我国政府公共决策中不公正行为的表现 | 第133-138页 |
一、政府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不平等 | 第133-134页 |
二、经济发展政策中代际之间的不公平 | 第134-135页 |
三、就业政策中的身份歧视 | 第135-136页 |
四、参政和就业政策中的性别歧视 | 第136-138页 |
第五节 当前我国政府公共决策公正性的制度保障 | 第138-144页 |
一、加强社会群体利益表达的制度建设 | 第138-140页 |
二、加强政府公共决策的制度建设 | 第140-141页 |
三、加强减少潜规则的制度建设 | 第141-143页 |
四、加强消除歧视的制度建设 | 第143-144页 |
第五章 政府公共决策的伦理保障问题 | 第144-172页 |
第一节 伦理保障在政府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 第144-150页 |
一、政府公共决策与主体内在德性 | 第144-145页 |
二、主体内在德性在政府公共决策中的价值归引 | 第145-150页 |
第二节 决策主体内在德性的养成 | 第150-161页 |
一、公正意识 | 第151-154页 |
二、责任意识 | 第154-158页 |
三、公民意识 | 第158-161页 |
第三节 一个专项分析:政府公共决策的道德责任问题 | 第161-172页 |
一、政府公共决策的道德责任 | 第161-166页 |
二、政府履行公共决策道德责任的四个难题 | 第166-169页 |
三、伦理角度对策的初步思考 | 第169-172页 |
结语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89页 |
附录 | 第189-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