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与葫芦岛旅游竞合关系与协调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CONTEN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主要特色之处 | 第13-1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区域和旅游区域 | 第14页 |
·区域旅游 | 第14页 |
·区域旅游竞合 | 第14-15页 |
·基础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区位论 | 第15-16页 |
·共生理论 | 第16页 |
·系统论 | 第16页 |
·联盟博弈理论 | 第16-17页 |
·乌契的 Z 理论 | 第17页 |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第17-18页 |
·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国外旅游竞合研究 | 第18-19页 |
·国内旅游竞合研究 | 第19-22页 |
3 锦州与葫芦岛区域旅游竞合基础探析 | 第22-32页 |
·锦州、葫芦岛两市竞合的经济基础 | 第22-25页 |
·锦州、葫芦岛经济现状研究 | 第22-23页 |
·锦州、葫芦岛两市的经济作用强度 | 第23-25页 |
·锦州、葫芦岛两市竞合的社会基础 | 第25-26页 |
·历史关联性和文化相通性 | 第25-26页 |
·政府竞合的超可加性 | 第26页 |
·锦州、葫芦岛两市竞合的地理基础 | 第26-32页 |
·地域毗邻与交通便捷性 | 第26-28页 |
·旅游资源的现状 | 第28-32页 |
4 两市旅游企业竞合现状分析 | 第32-37页 |
·旅游星级饭店竞合现状 | 第32-33页 |
·旅行社业竞合现状 | 第33-35页 |
·旅游纪念品商店的竞合现状 | 第35-37页 |
5 两市旅游竞合关系分析和模型构建 | 第37-41页 |
·两市旅游竞合关系中面临的问题 | 第37-39页 |
·导致两市存在竞争关系的主要问题 | 第37-38页 |
·需两市共同合作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38-39页 |
·锦州、葫芦岛新双核联动模型的构建 | 第39-41页 |
·新双核联动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新双核联动模型的运行 | 第40-41页 |
6 两市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相关主体协调机制研究 | 第41-46页 |
·政府间旅游竞合协调机制 | 第41-42页 |
·协调沟通者 | 第41页 |
·统一规划者 | 第41页 |
·互为监督者 | 第41-42页 |
·联合教育者 | 第42页 |
·旅游企业竞合协调机制 | 第42-44页 |
·旅游企业“纵横”联合 | 第42-43页 |
·特色纪念品的研发 | 第43页 |
·精彩节事活动的打造 | 第43-44页 |
·旅游行业组织竞合协调机制 | 第44-46页 |
·联合旅游行业管理协会的构建 | 第44页 |
·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 | 第44-46页 |
7 结论 | 第46-48页 |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6-48页 |
·研究不足 | 第46页 |
·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1 在校期间参与项目 | 第52页 |
2 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