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11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概述 | 第13-23页 |
| ·人力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 第13-14页 |
| ·人力资源的内涵 | 第13页 |
| ·人力资源的特点 | 第13-14页 |
|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 第14-15页 |
|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第14页 |
| ·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 第14-15页 |
|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益的贡献 | 第15-16页 |
| ·能更有效地利用劳动者的技能,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 第15-16页 |
|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 第16页 |
| ·实现职业生涯的质量 | 第16页 |
| ·管理对个人、团队、企业及公众都有利的变革 | 第16页 |
|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16-18页 |
| ·经验管理阶段 | 第16-17页 |
| ·科学管理阶段 | 第17页 |
| ·人本管理阶段 | 第17-18页 |
| ·战略管理阶段 | 第18页 |
|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8页 |
| ·人本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 ·人性假设理论 | 第19-20页 |
| ·激励理论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包商银行赛音支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3-31页 |
| ·包商银行赛音支行人力资源现状 | 第23-24页 |
| ·基本情况 | 第23页 |
| ·部门人员分布状况 | 第23页 |
| ·支行员工年龄分布状况 | 第23-24页 |
| ·支行员工学历状况 | 第24页 |
| ·赛音支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调查 | 第24-26页 |
| ·调查方案的设计优势和意义 | 第24-25页 |
| ·问卷调查设计的思路 | 第25-26页 |
| ·调查问卷的内容 | 第26页 |
| ·赛音支行问卷调查统计情况 | 第26-28页 |
| ·问卷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 第26-27页 |
| ·调查结果汇总 | 第27-28页 |
| ·赛音支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 ·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重视不够 | 第28页 |
|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能力薄弱 | 第28页 |
| ·支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赛音支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与改进 | 第31-42页 |
|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优化与改进的目标和原则 | 第31-32页 |
| ·优化设计与改进的目标 | 第31页 |
| ·优化设计与改进的原则 | 第31-32页 |
|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与改进对策 | 第32-42页 |
|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 第32-34页 |
| ·优化选人、用人机制 | 第34-35页 |
| ·优化激励机制 | 第35-36页 |
| ·优化绩效机制 | 第36-37页 |
| ·优化培训体系 | 第37-40页 |
| ·员工权益保障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赛音支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 | 第42-44页 |
| ·提高全员重视程度 | 第42-43页 |
| ·管理者的重视 | 第42页 |
| ·获得环节干部的支持 | 第42页 |
| ·引导员工对人力资源体系优化的期待 | 第42-43页 |
| ·重塑支行企业文化 | 第43页 |
| ·组织保障 | 第43-44页 |
| 附录 | 第44-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