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标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内控规范对内控缺陷界定的规定 | 第13-14页 |
·内控缺陷的识别和认定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内控缺陷分类的研究综述 | 第15页 |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评价 | 第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7-18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重大缺陷认定的意义和现状 | 第19-24页 |
·重大缺陷的含义 | 第19页 |
·重大缺陷认定的意义 | 第19-20页 |
·重大缺陷认定的现状 | 第20-21页 |
·重大缺陷认定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重大缺陷认定标准建立的方法 | 第24-28页 |
·基于原则导向的重大缺陷认定 | 第24-25页 |
·原则导向的优点 | 第24-25页 |
·原则导向的不足 | 第25页 |
·基于规则导向的重大缺陷认定 | 第25-27页 |
·规则导向的优点 | 第26页 |
·规则导向的不足 | 第26-27页 |
·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相结合的重大缺陷认定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原则加规则重大缺陷认定标准体系的构建 | 第28-37页 |
·重大缺陷认定的原则标准 | 第28-31页 |
·内部控制的范围 | 第28-29页 |
·内部控制的目标 | 第29-30页 |
·控制缺陷的分类 | 第30-31页 |
·重大缺陷认定的规则标准 | 第31-35页 |
·财务报告层次的控制缺陷 | 第31-33页 |
·具体认定层次的控制缺陷 | 第33-35页 |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框架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原则加规则重大缺陷认定标准的应用 | 第37-51页 |
·案例的选择与背景介绍 | 第37-38页 |
·案例的选择 | 第37页 |
·背景介绍 | 第37-38页 |
·案例分析 | 第38-47页 |
·北大荒原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 | 第38-39页 |
·北大荒原内控缺陷的认定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对北大荒存在的控制缺陷的重新认定 | 第40-46页 |
·对北大荒存在的控制缺陷的整改建议 | 第46-47页 |
·案例启示 | 第47-50页 |
·原则加规则的重大缺陷认定标准的优势与不足 | 第47-48页 |
·建议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1、结论 | 第51-52页 |
2、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