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中医诊断学论文

数字化面色望诊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7页
缩略词表第17-18页
1 前言第18-20页
2 慢性乙型肝炎数字化面部望诊的原理及基本规律第20-24页
   ·中医面部望诊的原理第20页
   ·中医望面部颜色的基本规律第20-22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望面部颜色的意义第22页
   ·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面部望诊的应用意义第22-24页
3 面部望诊的数字图像采集研究第24-36页
   ·数字图像的特点第24-29页
   ·影响数字图像采集的因素第29-31页
   ·数字图像的质量评价第31-32页
   ·面部望诊的数字图像的校正方法第32-36页
4 数字化面色望诊图像信息系统的构建第36-57页
   ·系统功能框图第36-38页
   ·系统流程图第38-39页
   ·数据库设计第39-41页
     ·E-R 图第39页
     ·数据字典第39-41页
   ·界面设计第41-57页
     ·患者信息录入界面设计第41-44页
     ·面部图像预处理界面设计第44-49页
     ·面部图像分析界面第49-57页
5 数字化面部望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第57-84页
   ·不同采集半径下数字化面部望诊的色彩特点第57-61页
   ·面部各区域与脏腑的对应关系第61-63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面部五色研究的资料与方法第63-66页
     ·研究对象第63页
     ·诊断标准第63-65页
     ·排除标准第65页
     ·纳入标准第65页
     ·面色采集方法第65-66页
     ·面色观察指标第66页
     ·统计学方法第66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面部五色值研究的结果第66-76页
     ·面部五色值与慢性乙型肝炎分级的关系第66-68页
     ·肝衰竭患者与轻症慢乙肝患者面部五色值的比较第68-70页
     ·“地五养肝胶囊”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面部五色定量变化第70-76页
   ·讨论第76-84页
     ·数字化面色望诊系统的评价第76-77页
     ·数字化面色望诊在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第77-79页
     ·面部五色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虚证”的客观量化第79-81页
     ·面部五色指数对“肝肾精虚”及其间夹证的疗效判断第81-84页
6 结语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100页
附录 文献综述第100-121页
 参考文献第110-12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I3K/AKT相关信号通路在猪牙皂提取物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的表达
下一篇:李今庸咳喘病辨证施治规律及学术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