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漂管沉降法穿越河流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概述 | 第7-8页 |
·施工方法综述 | 第8-9页 |
·主要的工程穿越方法及其技术特点 | 第8-9页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章 漂管沉降技术的荷载分析 | 第10-33页 |
·漂管沉降法穿越 | 第10-12页 |
·测量放线 | 第10页 |
·管道预制 | 第10-11页 |
·河中管沟开挖及管沟复测、验收 | 第11页 |
·管沟开挖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自检 | 第11页 |
·漂管前准备工作及管道水浮牵引到管沟上方 | 第11-12页 |
·稳管处理及管道注水沉管找正 | 第12页 |
·河流概况及水文参数 | 第12-16页 |
·河流概况 | 第12-13页 |
·设计断面水文参数 | 第13页 |
·自然状况 | 第13-14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4-16页 |
·力学方法概述 | 第16-18页 |
·漂管施工的可行性确定 | 第16-17页 |
·管道铺设中的力学分析 | 第17-18页 |
·浮筒数量及其间隔计算 | 第18-22页 |
·浮筒的选用: | 第18-19页 |
·浮筒的配置 | 第19-20页 |
·所需浮筒数量的确定 | 第20-22页 |
·各类荷载计算 | 第22-27页 |
·施工中所受的荷载分析 | 第22-27页 |
·所受载荷综合结果统计 | 第27页 |
·浮体二阶力 | 第27-31页 |
·波浪理论 | 第28-29页 |
·线性波理论简介 | 第29页 |
·规则波二阶力的计算 | 第29-30页 |
·浮体二阶力的工程实例计算 | 第30-31页 |
·本章总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管道沉降过程中的力学分析 | 第33-49页 |
·管道充水下沉分析 | 第33-38页 |
·管道注水下沉力学模型 | 第33-3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管道最小转弯半径的确定 | 第38-39页 |
·管道最小转弯半径 | 第38页 |
·管道弯曲时的曲线极矢高的确定 | 第38-39页 |
·管道沉降时的拖拉力的计算 | 第39-40页 |
·管道受河流侧向冲击的小变形研究 | 第40-43页 |
·梁的大位移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分析管道的应力极值 | 第41-42页 |
·管道的最大挠度及最大转角 | 第42页 |
·工程实例计算 | 第42-43页 |
·管道填埋后问题分析 | 第43-48页 |
·管道填埋后稳定性分析 | 第43-47页 |
·管道填埋后压重块的平衡设计 | 第47-48页 |
·本章总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管道填埋后处理研究 | 第49-57页 |
·河底管道失效 | 第49-52页 |
·河底管道的失效原因分析 | 第49-51页 |
·防止河底管道失效对策 | 第51-52页 |
·防腐措施 | 第52-56页 |
·河底环境 | 第52-53页 |
·河底管线外涂层 | 第53-54页 |
·管线的内壁腐蚀防护 | 第54-55页 |
·河底管线阴极保护 | 第55-56页 |
·本章总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研究工作中几点建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详细摘要 | 第6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