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多源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研究--以顾桥顾北矿为例
|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目录 | 第11-13页 |
| 插图清单 | 第13-14页 |
| 表格清单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0-25页 |
| ·研究范围与地理位置 | 第20页 |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0-25页 |
| ·地质地貌 | 第20-21页 |
| ·气候 | 第21页 |
| ·水文 | 第21-22页 |
| ·采煤沉陷概况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数据选择 | 第25-31页 |
| ·数据源 | 第25-31页 |
| ·多光谱遥感影像 | 第25-27页 |
| ·雷达数据 | 第27-29页 |
| ·DEM 数据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高分影像采煤沉陷区范围提取 | 第31-49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31-32页 |
| ·图像几何校正 | 第31页 |
| ·图像拼接和裁剪 | 第31页 |
| ·图像融合 | 第31-32页 |
| ·图像增强处理 | 第32页 |
| ·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 | 第32-38页 |
| ·解译标志 | 第33-34页 |
|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原则和方法 | 第34-35页 |
| ·顾桥顾北矿区沉陷区目视解译 | 第35-38页 |
| ·基于面向对象的沉陷区范围提取 | 第38-47页 |
| ·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 第38-39页 |
| ·影像对象分类技术 | 第39-42页 |
| ·最优分割尺度的选择 | 第42-44页 |
| ·面向对象沉陷区范围提取 | 第44-47页 |
| ·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研究区开采沉陷的 D-InSAR 监测 | 第49-67页 |
| ·D-InSAR 基本原理 | 第49-54页 |
| ·D-InSAR 技术的原理 | 第49-50页 |
| ·D-InSAR 技术处理流程 | 第50-54页 |
| ·研究区地表沉陷监测 | 第54-67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54-55页 |
| ·影像配准和重采样 | 第55-56页 |
| ·基线估算 | 第56-57页 |
| ·干涉图的生成 | 第57页 |
| ·自适应滤波和相干图生成 | 第57-59页 |
| ·相位解缠 | 第59-60页 |
| ·轨道精炼和重去平地 | 第60-62页 |
| ·地理编码和形变图生成 | 第62-63页 |
| ·形变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