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0-13页 |
·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现状 | 第10页 |
·氮肥利用情况 | 第10-12页 |
·氮肥的环境效应 | 第12-13页 |
·氮素管理研究进展 | 第13-29页 |
·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氮素营养诊断指标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氮素推荐施肥算法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应用主动冠层传感器估测冬小麦氮素营养状况 | 第31-56页 |
·引言 | 第31-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9页 |
·试验区域概况与试验设计 | 第33-35页 |
·主动冠层传感器的数据收集 | 第35-38页 |
·植株取样及样品分析 | 第38页 |
·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53页 |
·冬小麦氮素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异 | 第39-40页 |
·单波段与氮素营养状况指标的关系 | 第40页 |
·植被指数与氮素营养状况指标的关系 | 第40-44页 |
·验证植被指数与氮素营养状况指标间的回归模型 | 第44-51页 |
·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第51-52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基于Crop Circle传感器的华北平原冬小麦精准氮素管理 | 第56-69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试验区域概况 | 第57页 |
·试验设计 | 第57-59页 |
·比较试验 | 第59页 |
·主动冠层传感器的数据收集 | 第59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9页 |
·统计分析 | 第59-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估测前期植株吸氮量 | 第60页 |
·追肥前估测产量 | 第60-65页 |
·基于Crop Circle传感器的氮肥推荐算法 | 第65页 |
·比较试验 | 第65-66页 |
·讨论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应用Crop Circle主动冠层传感器无损估测水稻氮素营养状况 | 第69-87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0-74页 |
·试验区域概况及试验设计 | 第70-71页 |
·农户验证试验 | 第71-73页 |
·主动冠层传感器的数据收集 | 第73页 |
·植株取样与样品分析 | 第73-74页 |
·统计分析 | 第7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4-84页 |
·水稻氮素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异 | 第74页 |
·单光谱波段分析 | 第74-75页 |
·植被指数分析 | 第75-82页 |
·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第82-84页 |
·讨论 | 第84-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应用主动冠层传感器实时估测水稻产量及其追氮反应 | 第87-102页 |
·引言 | 第87-8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8-90页 |
·试验区域概况 | 第88页 |
·氮水平试验 | 第88-89页 |
·主动冠层传感器的数据收集 | 第89页 |
·产量测定 | 第89页 |
·数据分析及处理 | 第89-9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0-100页 |
·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90-91页 |
·实时估测水稻产量潜力 | 第91-96页 |
·实时估测氮肥反应 | 第96-100页 |
·讨论 | 第100-101页 |
·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精准氮素策略系统评价 | 第102-119页 |
·引言 | 第102-10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4-109页 |
·试验区域概况及试验设计 | 第104-107页 |
·取样及样品分析 | 第107-108页 |
·数据分析 | 第108-10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6页 |
·不同氮素管理策略对产量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不同氮素管理策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不同氮素管理策略对吸氮量与氮盈余的影响 | 第112页 |
·环境风险评价 | 第112-116页 |
·讨论 | 第116-117页 |
·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2页 |
·主要结论 | 第119-120页 |
·研究创新 | 第120页 |
·研究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40页 |
致谢 | 第140-142页 |
作者简历 | 第142-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