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知识经济时代下核心人力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 | 第10页 |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 第10-11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理论价值 | 第15页 |
·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基于核心人力资源的企业动态能力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核心人力资源基础理论 | 第18-20页 |
·核心人力资源的内涵 | 第18页 |
·核心人力资源的特征 | 第18-20页 |
·动态能力理论 | 第20-24页 |
·动态能力的内涵与发展 | 第20-21页 |
·动态能力的特征 | 第21-22页 |
·动态能力的核心要素 | 第22-24页 |
·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与动态能力理论的融合 | 第24-25页 |
第3章 核心人力资源与企业动态能力关系 | 第25-30页 |
·核心人力资源与企业动态能力的比较分析 | 第25-26页 |
·资源基础观奠定共同的理论基础 | 第25页 |
·相似的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核心人力资源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根基 | 第26-28页 |
·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的状况决定企业动态能力的强弱 | 第26-27页 |
·核心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企业动态能力 | 第27-28页 |
·核心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以企业动态能力为先导 | 第28-30页 |
第4章 基于核心人力资源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制 | 第30-45页 |
·基于核心人力资源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制概述 | 第30-32页 |
·企业动态能力形成过程 | 第30-31页 |
·企业动态能力发展路径 | 第31-32页 |
·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核心人力资源基础 | 第32-39页 |
·核心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基础的作用机理 | 第34-37页 |
·人力资源柔性作为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基础的作用机理 | 第37-39页 |
·基于核心人力资源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理论模型 | 第39-45页 |
·理论模型的基本内涵 | 第40-41页 |
·理论模型的要素构成 | 第41-45页 |
第5章 基于核心人力资源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举措 | 第45-52页 |
·核心人力资源基础活动促进企业动态能力形成 | 第46-49页 |
·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 第46页 |
·注重识别与挑选优秀人才 | 第46-47页 |
·建立全面的培训开发体系 | 第47-48页 |
·设计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 | 第48页 |
·建立薪酬与奖励保障机制 | 第48-49页 |
·明确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 | 第49页 |
·核心人力资源支持活动促进企业动态能力形成 | 第49-52页 |
·加强组织结构变革 | 第49-50页 |
·培育企业家精神 | 第50页 |
·建立组织学习机制 | 第50-51页 |
·构筑现代企业文化 | 第51-52页 |
第6章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动态能力培育实践 | 第52-57页 |
·核心人力资源引领公司可持续发展 | 第52-54页 |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简介 | 第52页 |
·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状况 | 第52-53页 |
·核心人力资源提升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动态能力 | 第53-54页 |
·实施核心人力资源实践促进企业动态能力形成 | 第54-57页 |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 | 第54-55页 |
·增强组织柔性支持员工能力提升 | 第55页 |
·实施多样化的员工培训开发体系 | 第55页 |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薪酬战略 | 第55-56页 |
·培育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的共享文化 | 第56-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说明 | 第64页 |